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姊妹/輕 羽

時間:2018-05-13 03:15:44來源:大公網

  現代西方戲劇體系崇尚的自然主義表演方式,來自俄國時代的莫斯科藝術劇院,當中最享負盛名的莫過於史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契訶夫,前者是導演及戲劇導師,後者則是編劇。契訶夫本來是一位醫生,閒時撰寫短篇小說,繼而開始創作劇本。他寫劇本深思熟慮,貴精不貴多,為後世津津樂道的作品包括《海鷗》、《凡尼亞舅舅》、《三姊妹》和《櫻桃園》。其中《三》劇在港曾多次以粵語公演。

  香港演藝學院於一九八八年演出《三姊妹》的粵語版本,由其時學院表演系主任毛俊輝擔任導演,作為學院首屆學生的畢業作品。雖說是由學生演出,但由於當年大部分學生都較成熟,其中一部分更已有舞台演出經驗,故此參演的學生都可說是分量十足。例如飾演大姊的傅月美,入學前已曾是職業演員,其他一些飾演配角的學生,例如謝君豪、張達明、古明華,現在香港演藝界都赫赫有名。當時在劇中飾演三妹的陳麗珠,最近重返學院為學生導演《三》劇,可說是三十年的結集因緣。

  二○○六年,當時闊別香港舞台十多年的海豹劇團,聚集了一批資深團員製作《姊姊仨》,簡婉明、邱歡智和黎玉清分飾三位姊妹,黃清霞博士擔任導演。「海豹」對於演出翻譯劇一直甚有心得,團員的人生閱歷亦勝任角色,故此能讓觀眾再睹契訶夫作品的風采。

  本地的新進劇團愛麗絲劇場實驗室,分別於去年及今年上演《香港三姊妹》,乃是以《三》劇為藍本,賦予戲中戲的改編再造,從而表達現代人對現實社會諸多不滿,以及追求夢想的不移意志。

  《三姊妹》於一九○一年在莫斯科藝術劇院首演,但如契訶夫的前作《海鷗》一樣,《三》劇並沒有受到觀眾熱烈歡迎。可是經過藝術家不斷提煉改進,精益求精,《三》劇逐漸成為觀眾的至愛,在中外劇壇歷久彌新,可見藝術確實需要時間磨煉,方有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