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這幾天大多數人的注意點都會在母親節上,但也請別忘記,五月十二日,是南丁格爾的誕辰,是國際護士節,是白衣天使的節日。
誠然,想在無病無痛的健康日子裏想起護士並不容易,但南丁格爾的精神是值得我們所有人尊敬並紀念的。在倫敦街頭樹立着一座女士的銅像,在十英鎊紙幣的背面也印有這位女士的半身像,她是近代護理學的奠基人弗羅倫斯.南丁格爾。英國人把她看作是英國的驕傲,美國著名詩人朗費羅還特地寫詩讚頌她的功績,讚美她的高貴精神,稱她為女界的英雄。而她畢生的唯一志願就是:做一個好護士。
南丁格爾生於意大利中部歷史名城佛羅倫斯的一個富有移民家庭,後來隨家遷居英國。十九世紀初,英國醫院骯髒混亂,護理工作多由婦女擔任,其社會地位同於僕役。她們工作艱苦、時間長,同時因缺乏護理常識,病人得不到適當照顧,死亡率高。學識淵博又富有慈愛之心的南丁格爾意識到,護理病人不只是婦女的天賦,還須知識。
一八四四年,她從英國出發開始了歐洲大陸的旅行,足跡遍及法、德、比、意等國,對各國的醫院進行了考察。後又前往德國的凱撒斯韋特接受護理訓練,終於,一八五三年她受聘擔任倫敦患病婦女護理會的監督。
一八五四到一八五六年的克里米亞戰爭期間,法國陸軍醫院就有護士護理傷病員。而英國的戰地醫院管理不善,救護條件很差,又沒有護士護理傷病員,士兵死亡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多。南丁格爾主動提出申請志願前往戰地擔任護理工作。在英國政府的邀請下,她率領三十八名護士親赴前線,在四所戰地醫院服務。
當時前線用品匱乏,水源不足,醫療衛生極差。但她毫不氣餒,竭盡全力救護傷病員,竭力排除種種困難。她重組醫院,改善傷患的營養和衛生條件,整頓衛生間,化驗室和廚房以及敷料器具和藥物的供應,加強傷口護理。她對傷患充滿同情心和責任感,為他們解決必需用物和食品,組織士兵家屬協同工作,增加他們的營養,從而使戰地醫院面目改觀。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裏,傷病員的死亡率下降到了百分之二點二。一時間,她成了英國傳奇式的人物。
戰後南丁格爾一直致力於護理工作,決心為改善英軍的衛生條件而繼續努力。一八五七年,她促成開辦了陸軍軍醫學校。後又於一八六○年,在英國聖.托馬斯醫院內創建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規護士學校——南丁格爾護士學校。而由她撰寫而成的著作《醫院筆記》、《護理筆記》等成為了至今仍在沿用的醫院管理、護士教育的基礎教材。
不幸的是,一九○一年,南丁格爾因操勞過度,雙目失明,但她的努力,已然使護理學成為了一門科學。於是,一九○七年,英王頒發命令,授予南丁格爾功績勳章,成為英國歷史上第一個接受這一最高榮譽的女性。一九一二年,在國際護士理事會的倡議和世界各國醫院及護士學校的統一認同之下,南丁格爾的生日,五月十二日被定為國際護士節,以紀念這位英國護理學先驅、人類護理事業的創始人。
如今,南丁格爾已逝,但護理戰線上千千萬萬的南丁格爾傳人仍在,她們同樣是值得被社會尊重,被病患感激的「白衣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