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母親節,我想,我該去陪陪我媽。我媽並不漂亮,是一個有些發福的中年婦女,嗓門大,個子大,愛喝酒,但在我心目中,她依舊是世界上最溫柔的媽媽。
小時候我最怕的人就是我媽,因為她打起人來從不手軟,但每當我被她打哭的時候,她又會很難過地操着一口家鄉方言教我道理,叫我要聽話不要調皮。晚上睡覺的時候,她還會問我:今天媽媽有沒有打疼你,我總會點點頭,指指被打的地方,我媽就會一直給我揉,邊揉邊說着讓我聽話之類的話……說着說着,我也就忘記了痛忘記了害怕,母女沒有隔夜仇大約就是這樣吧。
當然,人總有不懂事的時候,我也曾經在被打的疼了的時候偷偷在心裏記恨她,但我終究是會明白,她的打罵是她表達愛的方式,是她最傳統的教育手段,儘管這未必科學,但世間的情感又哪有那麼多科學可言呢?人,就是一個充滿矛盾的生物體。
我有個弟弟,所以我媽作為母親的擔子並不輕。但回想起來,我和弟弟小時候是真的非常頑皮。每次闖禍了都分頭兩邊跑,只是為了不會捱打。等我倆在村子的沙坡、河邊玩夠了的時候往往已經是夕陽時分了,偷偷推開大門就會聞到香甜的飯味,殷勤地跑過去幫我媽收拾碗筷就會避免很多「家庭問題」了。
雖說家裏的飯香,但我媽其實不太會炒菜,拙劣的廚藝還不如我強。所以,每次她想吃什麼的時候,只要我在家,我都會做給她吃,日子久了,她想吃什麼菜的時候也會偷偷買好菜放在桌子上,我這時就心領神會了。但是後來我們都因為上學離家越來越遠,我媽每次想吃啥總會微信問我這個菜怎麼做,每次做的不好總像個孩子一樣自責的樣子真的是最可愛的時候。
儘管全家人都覺得,我媽做飯不如我做的好吃,但此時此刻,我還是如此真誠地想吃一碗她做的難吃的麵條,我想,這也許就是愛的一種魔力吧。
我媽,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女人,性格大大咧咧,甚至還有些粗魯,但她在我眼裏就是最溫暖的內心港灣。寫完了文章,鮮花也速遞上了門,再帶上早早就備好的禮物,我該去找我最愛的媽,說一句:母親節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