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可料理的肉類中,雞肉絕對是最方便、最美味的一種了。如果逛超市、下廚房,很多人的首選都是雞翅、雞腿,獨獨雞胸的地位又從屬又尷尬,若是為了美味,那萬萬不會選它,若說以健康為上,也多是無奈中的下下策。
雞胸肉給人的普遍印象是平淡、無味、口感乾澀,但其實這兩大塊白肉不僅含有極豐富的蛋白質,且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含量都很低,如果烹飪得當,便魚與熊掌兼得,堪稱「後廚奇跡」。最關鍵的要素,就是保證一個「嫩」字,鮮嫩的雞胸肉通過汁水來軟化咀嚼時的生硬,還有助於接納更多調味,一樣讓人垂涎三尺。
畢竟,雞胸肉的健康就源於它更多的肌肉纖維,只有分解蛋白質、打散纖維,才是根本的策略。在準備階段,不妨把肉平鋪在案板上用肉錘敲打,雖然是最原始的嫩肉方法,卻簡單有效。如果肉需要醃製,最好一邊撒調料,一邊用手不斷按摩、揉搓,達到軟化肌理的效果。至於醃製,酸性物質可以幫助分解纖維,醋、酒、橙汁、檸檬汁等都是很好的選擇。現今很多時尚的大廚們會用木瓜、菠蘿等水果跟乳酪一起混合打成醬料,醃出的肉類不膩不乾,無論接下來怎麼操作都有股迷人的果香氣。
至於正式料理環節,裹上粉油炸最常見,畢竟快速高溫可以通過「保護膜」的形式讓肉類最大程度減免水分流失,在味道上,雞胸的質地也不會跟炸粉「撞衫」,產生油膩感。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嘗試低溫烹飪,這種用55℃至75℃長時間烹飪食材的料理手法已不僅僅是大廚專有,越來越多的巧手主婦也應用自如。慢時長煮,進一步分解蛋白質,從根本上改變肉類的結構。因此不用懷疑,你可以買一塊雞胸肉,換來新鮮雞腿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