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織田信長平定了尾張國的外憂與內患,接下來就發生了一件改變信長命運,甚至對整個日本當時的戰局都意義極大的事件:桶狹間合戰。
剛剛統一了尾張國的織田信長將面臨「東海道第一弓取」今川義元的威脅。今川家手握駿河、三河、遠江三國,年貢多達七十萬石,兵力約有三萬,在當時都是相當大的數目。而反觀信長這邊,北面要防禦美濃國的勢力,能抽調來對抗今川義元的兵馬大約只有三千左右。
一個是已然名震天下、手握重兵的今川義元;一個是初出茅廬、尚未完全擺脫「尾張大傻瓜」之稱的織田信長。況且兵力上的懸殊多達十倍,若擺一盤賭局,沒人會賭信長獲勝。
今川軍與織田軍在鷲津和丸根兩地交手,織田軍很快就損失了一千人。但是今川軍要從駿河路經尾張去往京都,兩萬五千人的軍隊勢必拉得很長,只要能準確定位今川義元所在的「本陣」,並展開奇襲,織田軍就尚有一線獲勝的可能。這時,信長獲得了他最想要的情報:今川義元在桶狹間。
「桶狹間」是位於沓掛與大高之間的一段崎嶇的山路,道路狹窄,又夾在低山丘陵之間。而今川義元就在此停留了下來,有平民前來進獻「簞食壺漿」,今川義元就順勢接受了,在地勢險惡的桶狹間得意洋洋地犒賞三軍。織田信長當然不可能錯過這個機會,於是織田軍剩餘的兩千名士兵,拔去旗幟,潛入附近的丘陵,準備奇襲今川的帳營。
天公亦作美,下起了豪雨,幫了信長一個大忙,雷雨掩蓋住了織田軍的鐵蹄聲,令信長可以領兵直奔中帳,斬殺了大將今川義元,瓦解了兵力十倍於己方的今川大軍。其後今川家的勢力被瓜分,而信長也抽出身來成功收服了美濃國。
完成了織田家兩代人的「美濃夢」,信長遷都至稻葉山城,將其改名為「岐阜城」,意義取自中國西周的典故「鳳鳴岐山」。同年,信長正式着手開始實現自己「天下布武」的政治理想,即取代室町幕府,以武家的政權來治理天下。
然而,就在織田信長快要成就平定天下的霸業時,卻遭到明智光秀的背叛,葬身於本能寺的火海中,時年四十九歲,應驗了「人生五十年」的詩讖。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