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滬台合創《喜聚》月杪首演

時間:2018-05-07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喜聚.漂洋過海來看你》主創團隊和出品方合影

  【大公報訊】記者張帆報道:為了紀念兩岸開放交流三十周年,以及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一部由內地和台灣藝術家合作的原創舞台劇《喜聚.漂洋過海來看你》完成合排,將於五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在上海首演。

  該劇由著名台灣導演李宗熹編劇、導演,邀得着名表演藝術家郭少雄、杜寧林主演。同時加盟參演的還有台灣藝術家凌峰、沈欣華、王中平、潘慧如等等,共同演繹一齣關於「離合」的故事。

  40餘載分離又重逢

  「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飄洋過海的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這首李宗盛創作、金智娟(娃娃)一唱成名的歌曲《漂洋過海來看你》,數十年來久唱不衰。歌詞用相擁和嘆息,亦描述出台北和北京兩座城市的感覺:隔着那一灣淺淺的海峽,相望卻無法相見。兩份孤獨,卻又不放棄希望。對於很多台灣老兵來說,這首歌曲的意境,他們也有深深的體會。自離開大陸去往台灣後,他們對於家鄉和親人的思念維繫了數十年,直至一九八七年才迎來了曙光。而這部《喜聚》正是講述了這樣的大背景下,一對戀人沛民和宋英分離又重逢的故事。

  曾經在北平的大樹下對宋英發誓「非卿不娶」的沛民,因為遇上徵兵被迫前往台灣,從此開始了四十多年的「分」。四十年間兩人分別結婚、生子、分別經歷了起起落落、分別漸漸老去,直到有一天又在大樹下重逢……中間還穿插着兩人的兒女等年輕一代在兩岸開放交流的新時期,親身參與改革開放建設、親眼見證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親歷自己的悲歡離合。

  談起創作初衷,導演李宗熹表示,靈感全部來自親身經歷——他至今仍然記得,有一天父親拿着一封信件對奶奶激動大喊:「媽媽,上海來信了!」這封信來自姨奶奶,因為歷史原因姐妹倆隔着海峽分離數十年。而終於收到姐姐來信的奶奶,還興奮地打開了身後一個抽屜,裏面有厚厚一疊寫給姐姐的信,因為沒有地址一直無法寄出。李宗熹說,由此他也親眼見證了之後奶奶和父親回上海探親的激動場面,以及之後父親成為第一批來大陸投資的台商之一,在上海參與了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懷着感恩和感動,他一直就想創作一部作品來反映這段歷史,如今願望終於實現了。

  有情有義 引起共鳴

  「喜聚」,就是歡喜、歡聚。為了讓藝術更加嚴謹,該劇出品方上海晶英文化還特別與專業研究舞台音樂劇的台灣中國文化大學合作,對整個演出進行學術上的指導。如何在小小的舞台演繹四十年的宏大?策劃方最後特別在劇中安排了一位說故事的人,引領着大家一起回顧歷史:分離的一九四○年代、開放的一九八○年代直至今天。導演特別邀請凌峰出演「說書人」。凌峰表示,也將會把自己親身參與兩岸交流累積的感動融入劇中,希望能引起更多觀眾的共鳴。此外,對於這樣的厚重的故事,已經成為影視劇媽媽專業戶的著名表演藝術家杜寧林認為演得很過癮,因為「在電視裏當的是邊緣角色,在這裏自己也能『愛』一回,有自己的感情。」另一位主演郭少雄也表示,用自己的表演呈現「兩岸一家親」,看似小角度的感情劇,實際上也是有情有義的家國戲。

  出品方還特別介紹,本次上海首演後。今年下半年還將開啟巡演,陸續登陸北京、台北、廣州、深圳、珠海、重慶、武漢等地,計劃演出百場,之後還將開啟全球巡演,讓更多華人由此「感受時代變化,也與時代對話。」

  圖片:大公報記者張帆攝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