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一猜塞納河在巴黎段有多少座橋?十座?二十?不,是三十七座。如果不是搜索了一下數據,我無論如何也猜不到短短的巴黎段塞納河上,竟然有如此多座橋。
最有名氣的,當屬巴黎聖母院附近的「藝術橋」。這也是五座人行橋之一。它最著名的特點便是橋的鐵欄上掛着的「同心鎖」。來到巴黎這個浪漫之都旅行的情侶們都願意相信這個美好的傳說,在這個著名的橋上掛上一隻同心鎖寓意着與伴侶的愛之永恆和忠貞不渝。有人掛鎖,有人拍照,這裏成為了巴黎最富有愛情色彩的一個景點。
只是,有點不浪漫的是,每過幾年市政府都要派人來卸下橋的鐵欄。因為鐵欄上的鎖太重太多,便成了安全隱患。如果一個一個把鎖鋸開取下來又是特別費勁的活兒,於是每次都會看到工人們把整個護欄都卸下來,換上新的。最開始上面還掛着警示「請勿掛鎖」,沒幾天就連這個警示上也被鎖掛得滿滿當當的了。
有時候,藝術橋的鐵欄上已經被鎖掛得完全沒有空隙了,而政府又沒來得及拆卸,遊客們「毫不手軟」的把鎖掛到了附近巴黎聖母院周邊的鐵欄杆上。總之,彷彿到了巴黎一定要在某處掛上一隻鎖,這趟旅行才踏實才圓滿。
然而我最喜歡的,是巴黎聖母院另一面的聖路易橋。這也是一座僅供行人通行的橋,連接着塞納河上的兩個天然河島,西岱島和聖路易島。這座步行橋約有七十米長,卻有十六米寬。
這座鐵橋最早的前身是於一六三○年修建起來的木橋,後來又在一七一七年重建並且漆成紅色,所以在那個年代這座橋被叫做「紅橋」。後來又經歷了幾次三番的損毀和重建,終於在一九七○年建成了現在的鐵橋。
聖路易橋不像塞納河上很多其他的大型石橋有精美的浮雕和雕塑,這座簡樸的鐵橋吸引遊客們和當地人駐足的,是在橋上演奏的音樂家和創作的畫家。彷彿是約定俗成的,每天都會有音樂家在這座橋上表演,彈鋼琴的,彈結他的,唱歌的,拉手風琴的……花樣之多水平之高,就像一個民間音樂演繹會場。不僅僅是音樂家,還有演戲的,雜耍的,演喜劇的,等等等等。這裏成了旅遊旺季最熱鬧的「民間人文景點」。
除了藝術橋和聖路易橋,我每次沿着塞納河跑步時都會從好幾座公路橋下穿過。這條沿着塞納河兩岸修築的河畔步行道低於公路,穿過了幾乎所有的公路橋,所以避免了在橋面上過街。每次跑步路過這些橋,幾乎總會有行人或者遊客漫不經心地站在橋上往下看塞納河水緩緩流淌,看悠悠駛過的船隻,以及像我這樣跑步的人們。
不知不覺,我吸引了他們的視線,他們,也讓我前方的風景變得生動,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