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唯有山茶偏耐久\李英豪

時間:2018-05-04 03:16:07來源:大公網

  附圖為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我國發行的《雲南山茶花》小型張,與國內同期發行者相同,但加蓋了「一九七九年.香港」字樣(右下角):因當時特地在香港展覽,蓋銷首日印不同。記得自己也率先爭購,不甘後人。晃眼逾卅八載,歲月無痕,但年年賞雲南山茶花之情不稍變,蒐藏國郵之狂熱未減分毫,自覺人生依然閒情永在,豐盛多姿。除了上述小型張外,那年那月同時發行了十枚品種不同的雲南山茶花郵票。

  歷來騷人墨客酷愛山茶花者不少,像宋代詞人詩人陸游(放翁),見山茶樹自冬至清明後仍着花不已,有感而詠:「東園三日雨兼風,桃李飄零掃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綠叢又放數枝紅。」可見其生命力之強。不過,陸遊目睹之山茶,乃在東園。據筆者所知,東園故址在今江蘇省儀徵縣東;歐陽修曾為之作記。換言之,陸游眼見的山茶,應非雲南品種,而是華東山茶,即江浙一帶品種,與雲南及四川山茶花早於南宋時皆栽培甚盛。我國是全球栽培山茶花最早的國家。據說距今二千年前的漢代,就開始栽種雲南山茶花,其古名為「海石榴」。隋煬帝及唐代詩人白居易、李白和張籍等屢有吟詠。雲南安寧縣清泰庵的《獅子頭》品種,以及晉寧縣盤龍寺的《松子鱗》和《麻葉桃紅》品種,樹高七米至十米,俱有六百多年歷史,健在如故,堪稱「樹瑞」。據筆者所知,浙江瑞安縣大羅山成化洞寶岩庵處,有一棵樹高十米的山茶更長壽,屬《金心茶》品種,樹齡竟然近一千三百歲!

  翻閱《嶗山太清宮志》,見有以下一段記載:本宮古耐冬有兩株:其一在三清殿院,年最久,傳雲二千年來枯而復榮者數次。……其二在三宮殿院,係元時張三丰祖師(創太極拳)所植。」「耐冬」,屬山茶花科屬。若依此推算,山東嶗山這株(指前者)殘存老樹,豈不是最耐久的山茶樹。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