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挪威征途的起點

時間:2018-05-04 03:15:48來源:大公網

  圖:特羅姆瑟海岸線

  忘了從哪一年開始,「極光Aurora」是繼櫻花、紅葉、薰衣草、浸溫泉等主題旅遊之後,成為讓人嚮往的其中一個重點旅遊!記憶依稀,也不知道坊間流傳的「這十年是欣賞北極光的最佳時期」是否已屆滿,只知道這個以考彩數來欣賞自然現象的經歷,總要最少體驗一次。」Moneta 文、圖

  欣賞北極光,究竟要前往靠近北極圈(Arctic Circle)的哪個國度呢?聽了很多別人的經歷,當中彷彿自駕遊更能讓人輕鬆駕馭這個變幻莫測的自然現象。不過,縱使擁有駕駛執照,左思量右思量後,還是決定將行程安排交給專業而有經驗的旅行社來主導吧,來一個半自由行的安排,以增加在行程中遇見極光的機率。順帶一提,由於半自由行是沒有隨行領隊的,較適合擁有自由行經驗者來參與,特別是擁有長途旅遊經驗者為佳。

  縱使北極光是主菜,總不能把花花的鈔票全數押在一個未知之數上,要知道北極光之旅一般都不便宜。早在九個月前,初步把日期規劃下來,再向相熟的旅行社查詢一番,花了大約兩個月的時間,終於把行程定了下來:乘坐芬蘭航空,在芬蘭赫爾辛基(Helsinki)轉機前往挪威奧斯陸(Oslo),經由鐵路轉往卑爾根(Bergen/Bjørgvin),再乘坐內陸機前往特羅姆瑟(Tromsø);完成挪威行程,乘坐內陸機前往芬蘭奧盧(Oulu),再坐三個半小時的車程抵達拉普蘭(Lapland)的羅凡涅米(Rovaniemi),然後轉乘長途巴士往薩利色爾卡(Saariselka),入住玻璃屋(Igloo);從伊瓦洛機場(Ivalo Airport)飛抵赫爾辛基,最後返回香港。

  兩個星期的行程,乘搭六程飛機,還有獨立行程的鐵路火車、峽灣郵輪、遊覽巴士、長途巴士、電車等等,踏足於北歐其中三國:芬蘭(Finland)、挪威(Norway)及瑞典(Sweden),也可算是自己的一個紀錄,可幸整個旅程精彩、豐富卻悠閒、愉快。首先奉上這個旅程的頭盤,帶大家走進挪威的國度。

  奧斯陸:歐洲海貿重鎮

  像是不成文的規矩,初訪一個國家,總要先拜會這個國家的首都。從赫爾辛基轉機,只需約九十分鐘便已經到達挪威的首都奧斯陸,這個擁有一千年歷史的城市。抵達的時間雖然是清早,慶幸不用在經過十二三小時的飛行,便要直接進入遊覽模式,可以先到預訂房間歇一歇;惟在打開房門的一刻,沒有想過會遇上地牢式的十級梯級,差點兒就把行李箱直接摔下去!

  安頓過後,便依照旅行社的指引,參觀第一個重要景點——前往鄰近的中央車站(Oslo Sentralstasjon)。在這人來人往的車站內要完成四個半自由行的指定任務:(1)機場接載的司機提示,車站內的兌換店匯率要較機場為佳;雖然信用卡認受性相當高,還是以歐元兌換一些挪威克朗(NOK)傍身;(2)往旅客中心領取預訂的Oslo Pass;(3)往NSB的客服中心領取預訂的挪威縮影(Norway in a nutshell)套票;(4)往車站最古舊部分改建而成為最現代化的Østbanehallen美食區醫肚。

  在進行任務期間,獲得了額外情報:亞洲人多選擇夏天來挪威旅遊,追蹤午夜太陽(midnight sun)。然而,有些人也就是刻意挑一個非旅遊旺季,才能窺探不一樣的民風。而我們這次來訪的重點,是必須在冬天進行的睇極光呀!

  一切就緒,正式啟動遊覽模式!徒步前往剛慶祝開放十周年紀念的奧斯陸歌劇院(Oslo Operahuset),一睹這個分別在二○○八年獲得世界建築大獎文化場館獎、二○○九年獲得密斯.凡.德羅歐洲當代建築獎,擁有白色雲石傾斜屋頂的設計,配以玻璃透視外牆,倚着峽灣,展現不一樣的藝術風味。難得傾斜屋頂對外開放,但走在半融的雪地上,讓我這個欠缺平衡感的人卻步,走不到三分之一,便要折返了。

  由於第二天還安排了一個奧斯陸半天遊的行程,並考慮到善用Oslo Pass的方案,便悠閒地徒步預訪半天遊的集合地點,以防誤點。碰巧隔鄰的奧斯陸市政廳仍然開放,也就走進了舉行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那莊嚴而宏偉的大廳,感受一番。從市政廳出來,信步在海岸線旁走了一圈,也大概明白它成為歐洲重要航海工業和航海貿易中心的狀況,確是名不虛傳。

  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認識一個城市,確實只需參加一個該城市的半天或一天遊。從略為偏離市中心的景點開始,仰頭看着傾斜度約為135度角恍若直穿雲層的霍爾門科倫滑雪跳台(Holmenkollen Ski Jump),只能說壯觀;碰巧遇上比賽在進行中,遠眺在平昌冬季奧運會獲得女子金牌的隊員飄移而過,讓人莫名興奮。車行不過一會兒,遠遠便看見一柱擎天的石雕柱聳立於公園中心,無論石雕、銅雕或鑄鐵作品,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透過男女和小孩的裸體,以不同形態的緊扣來展現人生不同階段、態度、靈性與人性,共二百一十二座,打造了這展出單一藝術家雕塑作品的最大公園——維格蘭公園(Vigeland Sculpture Park);行程繼續前往有博物館半島之稱的比格迪半島(Bygdøy Peninsula),島上重點博物館真的不少。依照行程安排,參觀了以船隻為重點的兩個展館:展現並讓遊人走進當年極地航行船隻及裝備的弗拉姆博物館(Fram Museum),和保存了世上最完好的北歐海盜船和奧斯陸峽灣周圍沉沒船隻的維京海盜船博物館(Viking Ship Museum)。

  卑爾根:世界遺產地帶

  完成半天的行程,離開團隊,沿路再次造訪並入內參觀了諾貝爾和平中心(Nobel Peace Centre);之後到奧斯陸大教堂(Oslo Domkirke),繼而隨意跳上一輛電車,希望奇跡地駛往下一個景點,結果不從人願,胡鬧地搭上一個站便急忙下車,用雙腳走往挪威近年重要地標之一的條碼計劃(Barcode Project)。條碼計劃由一批歐洲建築公司建構而成,這批辦公大樓開展了挪威高樓大廈的天際線,卻必須保留最少有一半的平面空間作為綠化用途;這十一座大樓各有特色,但均沿着奧斯陸峽灣並面對中央車站並排而建,為保留綠化及環保意念,大廈與大廈之間均保持特定空間,一排高而窄的不規則建築群,遠看就像是一個條碼標籤,有趣。

  從奧斯陸前往下一個城市卑爾根,選擇挪威縮影套票,自覺是一個上佳的選擇,因為連接着這兩個城市的河川山景,真的只有透過鐵路、海路及陸路,才能夠飽覽或享受身處其中的樂趣。

  接近十二小時的旅程,首四個半小時乘坐NSB卑爾根鐵路火車從奧斯陸抵達米達爾(Myrdal),沿路倚山而行,飽覽歐洲城市獨有的山巒景色;然後再接駁上靜候於旁邊軌道上,古舊而聞名的Flåm Railway火車,截然不同的高山低谷天然景色綿延不絕映入眼簾。有人只懂用眼睛去看,有人則舉機連環快拍將之記錄下來,亦有些讚嘆聲不自覺地從嘴角流出;不足一小時的車程,還幸車長貼心地停在既定景點,讓大家下車拍攝美景或是與列車留影,之後,才將列車駛往Flåm附近的碼頭停泊。

  稍作休息,吃過午飯,便登上Fjord郵輪,近距離接觸宏偉的艾於蘭峽灣(Aurlandsfjord)以及壯觀卻狹窄的納柔依峽灣(Nærøyfjord)。迎着寒風兩個小時,或因為有美景相伴,大家不但沒有躲起來避風頭,還能愉快地分享着拍攝成果。

  在納柔依峽灣的盡頭,便是居德旺恩(Gudvangen)小村落,亦是轉乘旅遊巴士的站頭,沿着Stalheimskleiva陡峭的髮夾彎行駛約一個小時,便抵達沃斯(Voss),亦是這段旅程的尾聲,然後重新登上卑爾根鐵路火車,直接駛往卑爾根鐵路火車總站。到達時,已近晚上八時。不覺時間飛逝,只因沿路景色實在是目不暇給。挪威縮影,真的沒有改錯名。

  卑爾根曾經是挪威首都,現於挪威擁有超然地位,港口已成為挪威與歐洲各地運輸的主要口岸,一年有超過三百艘次的郵輪停泊,同時被列為世界遺產地帶。可惜,只能在早上繞着酒店附近走了一圈,看了些街上塗鴉、教堂、商舖,便要轉往機場,繼續向北面進發,直奔下一站特羅姆瑟,正式進入北極光的核心範圍!

  特羅姆瑟:探極地起始

  特羅姆瑟是挪威北部最大的城市,距離北極圈約350千米,被視為欣賞極光的熱門城市,亦是十九世紀極地探險的起點,有Gateway to the Arctic之稱。這裏的建築同時擁有多個鄰近城市的特色設計,甚至乎有一座保留原有風貌卻已改建成為咖啡室的路邊火車站。

  日間,可以悠閒地走在大街上,看看不同的建築群或雕像,亦可走進圖書館或極地博物館(Polar Museum),甚或來到布魯維根大橋(Bruvegen)的另一端,參觀三角形的北極大教堂(Arctic Cathedral)或是乘坐特浪索特羅姆瑟纜車(Storsteinen),用四分鐘的時間鳥瞰特羅姆瑟的景色;若時間許可,亦可前往海岸線地帶,看看這裏不一樣的民生。晚上,當然要留來追蹤極光。三個夜晚,以三種不同的形式來欣賞極光,可以說是這次旅程的亮點。下期再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