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不一定要做十優狀元\素儀

時間:2018-05-03 03:15:52來源:大公網

  最近在網上廣傳的一篇文章,是新加坡一位中學校長寫給學生家長的一封英文信。內容大概是:

  「親愛的家長,你們的子女即將面對考試,我十分明白。但是,請記着在應試的大群學生中,有一位藝術家,他不大需要明瞭數學……,也有一位企業家,他不太需要清楚歷史或英國文學……,也有一位音樂家,他的化學分數不打緊……,也有一位運動家,他的體能比物理成績更重要,假如你的孩子(科科都)拿到最高的分數,實在是太棒了!但是,如果他或她未能拿到最高的分數,請別拿走他們的自信和自尊,告訴他們那不打緊,這不過是一個考試!將來他們一生裏要做更加重要的事。告訴他們,無論成績如何,你愛他們及不會批評他們。請跟着做,同時當你這麼做時,靜靜地看他們征服世界。一個考試或是一個低的分數不會拿走他們的夢想和才能。同時請不要相信世界上只有醫生和工程師是快樂的人!」

  在這個杜鵑花盛放的時節,正是香港的考試季節。這封信也應該送給香港的家長們,希望香港家長也參考這位新加坡校長的意見。

  常常見到中、小學生們在港鐵車廂內仍在苦讀,真是很心痛,美好的時光,在提心吊膽地過。明白學生們都緊張成績,因為他們除了面對自己,還要面對父母。

  香港不知從哪時開始,就很崇拜公開試的十優狀元,傳媒在放榜日早上,都駐紮在幾間享有「火箭基地」美譽的名校,準備採訪十優或九優狀元,這些學校叫火箭基地,因為個A字似火箭。後來有十優狀元參選香港小姐,又賦予美貌與智慧並重另一重意義。

  其實在這個高度專門化的社會,要生存或是找一份工作是不需要科科都出色的。我個人意見是,讀書、溫習考試的目的,是讓成長中的青少年掌握學習的技巧,專注的能力,學懂閱讀、聆聽、書寫和清楚表達自己,已好夠。我深信不是考試尖子,也可以有美好的生活,留意一下身旁的眾生,就知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