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帶着媽媽去旅行\陳楚

時間:2018-05-01 03:15:41來源:大公網

  五一小長假,春光正好,歲月靜美,決定和媽媽來一次手牽手的母女之旅。

  想起上一次帶着媽媽去旅行,已經是一年前的事兒了,那時最大的旅行體驗就是身份的互換。很長一段時間,不論在父母的心裏還是行為習慣上,他們都自視為主動謀劃和照顧別人的一方,而這趟旅行的真正說法是「我帶媽媽旅行」,媽媽在旅行中更多的是一個接受者,而我是一個承擔者。這種身份的互換讓我感覺到自由,而她則獲得了一些放鬆。

  那次,我們母女倆去的是廣州。旅途中的媽媽像小孩子,時而是個好奇寶寶,這看看那看看,時而又很安靜,抱着iPad躺在床上一言不發,偶爾還會發現媽媽身上的少女心。在民宿整理行李的時候,媽媽說:「這麼一看,我帶的衣服比你都多。」其實,鞋子也比我多帶了一雙。媽媽總覺得自己眼睛不好看,隨身帶着墨鏡,不管是我給她拍照還是一起自拍,她總是要先拿出墨鏡戴上,邊戴邊羞澀地說:「我眼睛不好看,得戴墨鏡。」

  在廣州,我的行程每天都是一張美食地圖。但比起吃,媽媽更喜歡逛,我們住的Airbnb民宿周邊特別好逛,不僅有賣各種吃穿用的店舖,而且還有幾個巨大的菜市場。進入菜市場的媽媽就像到了自己的主場一樣,感受着那麼熟悉又那麼便宜的新鮮食材。「雞翅二十塊錢一斤比咱那兒便宜呀」、「肉也不貴」、「這蘆筍太便宜了」……廣州的物價驚呆了這位來自北方的李女士,一塊錢一個的酥皮包讓她連連稱讚,更是買了兩斤花菇帶回家。

  去廣州是為了吃,然而對媽媽來說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她不吃紅肉,很多粵菜美味就很難享受到。比如點都德的蝦餃裏面就有豬肉,在南信點的鮮蝦雲吞麵裏的鮮蝦雲吞也有肉,再吃這種未知食物的時候,通常我都會先試吃一下,確定安全,她才會吃。

  媽媽是一個不太會直接表達自己的人,她會說:「除了肉,我什麼都吃。」她也會說:「我吃飽了,這個都給你吃吧。」我總是覺得她是連自己想要吃什麼這樣的話都不願意去說的。她通常會說:「這個牛角包五塊一袋真便宜。」我說:「那咱買吧。」她就過去選了。

  「你吃吧,你吃吧,這個我原來在香港經常吃。」

  「你在香港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你到底喜不喜歡吃嘛?」

  「這個太軟了,我喜歡那種有嚼勁兒的麵包。」

  我試圖很溫和地說出顯而易見的建議,可是,父母的個性和習慣真的太難改變了。旅行就是人和人之間充分相處的一個過程和時間。然而,即使是旅行,兩代人之間的一些老問題還是會發生摩擦,但是旅行不是來解決問題的。旅行是用來留下開心回憶的。所以,每次有摩擦時,我都會提醒自己,勿忘初心,事實也證明這一辦法頗為有效。

  旅行快結束時,我問媽媽:「你覺得這一趟怎麼樣,還滿意嗎?」她說:「滿意啊,我只有跟你出來旅行才能這麼放鬆。」回程時,在偌大的候機大廳,媽媽一邊吃着牛角包一邊喝着我買來的星巴克拿鐵,無聊的她拿着iPad鬥地主。不一會兒,準備登機的隊伍就長長的排了起來,媽媽馬上收拾好東西,拉着行李趕緊加入其中。站在隊伍裏的她左看右看,好像周圍的一切都不簡單。

  當時,我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還是要多帶媽媽出來旅行呀!回想着當初,我訂下這一趟五一假期裏的機票,臨行前,我寫下了這篇文章,滿心期待着這一次的旅途,能讓我與媽媽之間有更多的美好回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