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全民學編程的8個理由

時間:2018-05-01 03:15:39來源:大公網

  編者按:

  上期「3C科技」中,香港城市大學算法和安全結構實驗總監、城大應用程式實驗室總監張澤松博士(Dr Ray Cheung)把大家對水底機械人(簡稱ROV或AUV)的常見疑問整合,對此一一進行解答並提出自己的看法。本期「3C科技」,他繼續用Q&A形式向大家分享「編程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張澤松 文、圖

  1.

  問:程式編寫到底是什麼?

  答: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會用自己喜歡的語言去跟身邊的人交流,比如說,香港人用廣東話,法國人用法語來溝通以及書寫。

  當我們跟一名非洲朋友交流的時候,除非是我們會說非洲國家的語言,不然只能用英語與他溝通。那我們跟電腦是怎麼樣溝通的呢?打個比方,我們希望一名非洲朋友為我們在非洲拍動物遷徙的照片,我們會打電話或是書寫告訴他。而我們要電腦為我們發出100個邀請函,給我們身邊的朋友來參加婚禮,當中要它執行的指令就是程式編寫。而我們用編程語言寫出來的東西就是軟件,它是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無形的,但是它是真正存在的,就像我們人類的靈魂一樣,看不見,但是存在。人有這麼多不同的語言,而從電腦發展歷史看,它也慢慢產生了很多不同的編程語言。

  2.

  問:我們生活當中,編程真的是無處不在嗎?

  答:現代生活,每個人都擁有至少一部手機,而手機裏所有的應用程式都是以編程方式創造出來,還有我們過馬路的交通燈裏,也是有邏輯運用程式編寫,讓它可以在固定的時間給適當的指令讓交通燈轉燈工作。

  3.

  大家坐飛機的時候,面前的娛樂系統本身也是一台電腦,大部分使用開源操作系統Linux,還有我們使用的ATM提款機,裏面很多使用的也是微軟的操作系統。今天,如果你收到一張新的信用卡,你可以發出SMS去確認新卡,而對方是人工智能的聊天機器人給你回覆,這些人工智能的機器人亦是用程式編寫的。香港作為全球金融之都,在很多股票買賣當中使用的快速高頻交易,當中買賣股票的也是用程式編寫的軟件以及追求更快速的硬件設計。還有在馬路上能夠自己跑動的電動車,當中收集環境信息以及做出判斷的工作也是交給電腦程式。相信大家都會用「歌點歌」軟件例如Spotify,其實背後亦運用了程式算法收集你所喜好的音樂,從而推薦一些合適的歌曲給你。這一切證明了程式編寫真的是無處不在。

  問:有人會編程就好了,那跟我有什麼關係呢?

  答: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方面來討論。第一,會編程的人他們都會有比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說在編程當中,我們經常會使用到分而治之的方式,先把一件大的問題變成好幾個小塊,然後對於每一個小塊,把他們分散處理掉,最後完成整個大問題。當然編程裏面還有很多一定的思維方式。

  第二,懂得編程不一定要去做程序相關的工作,但是就有能力給出清晰的指示,讓負責編程的人員去把事情做好。今天,在銀行裏,在會計師樓裏,他們都請了很多會編程的職員,可是負責管理的人本身亦需要懂得編程,然後才可以把工作分配好,以及軟件運作的時候也懂得問題在哪裏。就像今天在傳統的律師行裏,一個會編程的律師,他的工作效率可以超越五百個或以上的傳統律師。記得早前我聯絡了立法會醫學界別的一位醫生議員,與他做了一個關於一小時編程的訪問,在分享當中他亦特別講到,在香港據他所認識的醫生當中,只有五位醫生是懂得編程的,其實這方面的需求非常殷切。

  4.

  問:那麼幾歲可以學編程,我可以嗎?

  答:一般來講,只要能夠在電腦面前坐十分鐘以上就可以開始學習編程,其實編程也不一定要使用電腦的。我們叫它不插電的編程。就好像玩一些紙牌遊戲,當中也是能掌握一些簡單的編程技巧。根據美國推動的一小時編碼活動,從2013年開始到今天,全球七十億人當中,已經接近六億人參與了一小時編程。而它的年齡段是從4歲到105歲,老少咸宜。

  5.

  問:現在學編程和以前有什麼不一樣?

  答:其實學編程和學一種語言很相似,我們學英語的時候會知道什麼時候要加「s」,也會知道什麼時候使用「a」、「an」、「the」,但是在電腦的語言裏,只要有一點點錯誤,程式就不能運作。在過去學習編程的時候,很多人在學編碼的時候,都會因為這些小錯誤覺得很麻煩,最後就放棄學習了。但是今天我們學編程就增加了很多有趣的,適合大人小孩的,使用了可視化編程方式,它的概念主要是拉動畫面的方塊把他們組合起來,最後來完成編程者腦海裏的邏輯。這個邏輯我們一般叫它運算思維。所以呢今天我們學編程比以前容易多了,因為先學習可視化編程再到傳統以文字一句一句寫出來的編程。

  6.

  問:大人和小孩可以一起學習編碼嗎?

  答:那我可以換另外一個問題給你,大人可以和小孩一起學習日本語或是法語嗎?

答案是肯定可以的。他們年齡不同當然學習能力跟個人經歷也不同,但是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只要學生能夠努力,其實也沒有分小朋友就不能學比較高層次的編碼。所以今天看到很多年輕的創業者,他們除了具備了勇氣,特別的創新想法,當中很多也是具備了一定的編程能力,最有名的當然是微軟創辦人蓋茨(Bill Gates),Facebook的CEO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等。另外,2014年開始在香港我們就已經在推動大人與小孩一起學習的編程課程。根據我在過去五年多的時間裏,從推動「一小時編程香港」(Hour of Code Hong Kong,搜尋Facebook專頁@hochk)的觀察,在最初的時候父母都是喜歡把孩子們放在課堂裏然後他們會在課堂以外等待直至課堂完畢,其實這像上一般興趣班一樣,後來發覺其實編程課堂如果能夠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效果更好!很多家長們都表達在課堂當中,更加明白孩子如何學習,亦能增加自己的知識。而大部分在坊間形形色色的編程課堂,現在主要是讓孩子們獨立上課的。

  7.

  問:你覺得香港的中小學應該都有編程課嗎?

  答:我覺得是必不可少的。我接觸很多香港的小學,他們其實在小一到小六都會在他們的常識課以及電腦課加入一定的編程內容。當中主要以不插電的編程為起點,而一般小學生都充滿了無限創意,動手能力也很強,加入編程以後,他們設計的作品都會有辦法動起來。

  8.

  到了初中階段,現在很多香港的學校都會有固定的電腦課,當中的內容已經從以前的使用電腦作文書處理的內容轉成更多需要編程的內容,但是他們現在面對的主要問題是因為香港政府暫時沒有固定的編程教育框架,所以學生到了中學以後,在同一班裏同樣的年齡,學生掌握編程的能力差距懸殊大。到了高中,學生都要應付升大學的考試,還有電腦課暫時也不是學生選擇的熱門學科,根據過去幾年的數據,每十名考生當中,只有一名會選擇報讀電腦科考試。我們看長遠一點,在去年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當中也清楚列明了現在內地中小學生也是必須要學習編程的。其實香港教育局也很清楚知道編程的重要性,所以在2017年11月也推出了小學課程補充文件「計算思維──編程教育」,列明了在課程設計以及教學安排上的一些大方向。近期有一個例子,在本地一所中學,其中一名學生在過去兩年分別獲得蘋果周年大會獎學金,能夠獲取入場券以及食宿安排前往美國硅谷,當然他是需要有過人之處,而他就是因為全程投入編程工作,以非常優秀的作品獲得蘋果工程師的認同,全球參賽者當中只有350名年輕人獲獎。據我所知這名學生是應屆中學文憑試考生,考試都未考完,他已經獲得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系錄取,真的是可喜可賀!

  問:香港正大力推動STEM的教育,它和編程是什麼關係呢?

  答:我會以學習中文與學習中國歷史做個例子,我們需要具備一定的中文能力才能去學習中文歷史。同樣道理,當我們推動STEM的教育,其實當中很多科學工程以及數學的理論、公式,都是可以以編程的方式展示出來,我們可以一邊學習中文一邊學習中國歷史,同樣我們也可以一邊學習編程,一邊學習不同科學與工程學科的知識。他們當中是沒有衝突的。反而他們共同學習會產生更大的協同效應。

  現在香港正面臨社會轉型,特別需要懂得科技與科學知識的人才在香港不同領域發展,比如說大學裏的商科專業,大學生他們都會一起上編碼課,今天非常火爆的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以及最近非常熱烈討論的中興芯片事件,當中最重要的核心也是需要運用編程把想法實現出來。 下期「3C科技」於5月15日刊登。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