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三師徒炮製《戀人未滿》

時間:2018-04-28 03:15:41來源:大公網

  圖:左起:李紫僖、梁鎰康、李銘森交流舞台劇製作心得   大公報記者許詠妍攝

  【大公報訊】記者許詠妍報道:舞台劇《戀人未滿》將於五月三至六日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黑盒劇場公開演出,由導演李銘森執導,梁鎰康監製,李紫僖任編劇和主演,原本為師生關係的三人,今次首次合作,擦出更多火花。

  幸福回憶不會消失

  「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原來梁鎰康和李紫僖曾是李銘森的學生,梁鎰康表示,他們尤為記得李銘森所說的這句話:「這部戲我們就用這個概念去做,愛情的題材是一個基礎,愛情題材建構了包括男女之間、朋友之間、親人之間的關係,用故事做背景,帶出連串關係。」

  故事中講述男女主角從學生時期的兩小無猜,發展到四十幾歲,中間發生很多曲折故事,有純真的男女學生的感情,似初戀;戀愛青春期又不在一起,到四十幾歲才走在一起。「從劇本裏面看到,他們有純真的一面,在感情方面有痛苦和歡樂。我後生時候也有感情經歷值得回憶,在故事中找到自己曾經有的回憶。演出的時候,要盡量把劇本的特點發揮出來。我覺得劇本是由好多細節組成,每一個都是來自生活,這樣一定會引起共鳴。」李銘森說。

  為了更能展示故事中的時間表達,李銘森表示在舞台設計上花了不少工夫,「布景板上有很多數字,地板上也有很多數字,這些數字就是構成了男女主角在他們四十幾年的感情中的年份,我們用燈光打出來,用倒敘的方法展示。這些跨時空處理,年代數字可能最終都會消失,但感情經歷不會消失,幸福回憶不會消失,讓人反思。」

  劇本由梁鎰康和李紫僖共同創作,兩人之間不斷磨合。李紫僖笑言:「故事一定要貼地,和生活緊扣。他(梁鎰康)很理性,我比較感性,我們中間都會產生很多矛盾和衝突。加上男女所想的事情都不一樣,男人可能會覺得為什麼一定要生小孩,但女人可能就會覺得有小孩才比較圓滿。劇本到了李老師手上,劇情便更真實具體。這是由幾個age(年齡層)配合出來,有不同的火花的故事。」

  最愛還是舞台劇

  完成劇本後,兩人就「膽粗粗」地去找李銘森幫忙執導。李銘森說:「他們來找我,作為老師當然義不容辭,但都要看完劇本,要觸動我,我才會幫忙。」李紫僖回憶當時李銘森拿着劇本預備說要不要接這個劇本的時候,她的心不停地砰砰跳,「他答應的時候,我就已經想『爆喊』,不過我忍着淚,真的很感動。」

  回望當年還是當李銘森學生的時候,梁鎰康和李紫僖均表示深受影響。李紫僖說:「有被老師影響,會更加熱愛戲劇。由於老師的學問、學歷,你會有一個追求,希望到達一個level(級別)。」李銘森門下出過不少高徒,如彭秀慧等,但他認為,千萬不要對學生下結論,因為不同人會在不同的年紀中開竅。

  演過電視劇、電影的梁鎰康和李紫僖,如果要在電視劇、電影和舞台劇中選擇,會如何選擇?「拍電影電視,有鏡頭調節,但演舞台劇是演員自己從心理到形態一手包辦,沒有嚴格的訓練是做不到的。好多演員,拍完電影電視之外都想演舞台劇,很過癮。舞台是一個順序,創作過程也令人享受。」

  「做舞台劇的演員是一個實力的認證,電影電視是要靠導演。舞台劇是考演技的門檻、實力的認證,相比之下我們會喜歡舞台劇。」梁鎰康和李紫僖異口同聲地說。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