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圈中廿多年,見盡大小藝人,發覺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越當紅、當紅時間越長的藝人,對食的要求不太高和不浪費。或者應該這樣說,他們是在工作時,對食物的要求不太計較。
就以我們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樂壇校長譚詠麟,他自號「食物焚化爐」,近年改稱「掃食者」。閒時他踢波做運動外,便是落力尋找美味菜式,還在網上分享。除了愛吃之餘,亦絕不會浪費,放在他面前的食物,他從來都處理得一乾二淨。藝人工作辛勞壓力大,工餘吃得好、有要求,理所當然!難得是他工作時對吃不計較;經常飛來飛去走埠開演唱會,對於常人認為味道一般的飛機餐,他也毫無嫌棄,食得津津有味,來個美人照鏡。這正是我們中國人常常掛在口邊的有「衣食」。
另一個例子就是亞洲天團「五月天」了,在「自傳」專輯入面其中一首歌《任意門》亦有提起過,他們練歌後,一隻雞腿已令他們很滿足。事實上,在港開演唱會時,他們對食這方面的要求,亦是毫不計較。宣傳跑通告時,一頓普通不過的茶餐廳午飯,綵排時一口茶,一個飯盒後,便匆匆提起結他工作準備。
筆者認為,能做大事的人,都是受得苦、吃八方,有個神仙肚皮。皆因當你一旦受歡迎,當紅起來時,定必志在四方,飲食方面必然比常人有更強適應能力!
(「賢笑隨筆」今起告別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