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麵食主義/蓬 山

時間:2018-04-26 03:15:56來源:大公網

  南方人很難體會到北方人對麵食割捨不斷的情感。二月二,龍抬頭,《故鄉天下黃花》中河南長工吃完肉餡大包子下地春耕;六月麥熟,「白鹿原」上的陝西麥客呼嚕呼嚕把油潑麵扒進嘴裏,鉚足力氣割麥;八月中秋,「我爺爺」的隊伍吃完了油汪汪的烙餅捲小蔥雞蛋,便蟄伏進茫茫「紅高粱」中。從劉震雲、陳忠實、莫言這些北方作家筆下,不難看出他們寫作時那種津津有味的體驗。

  鄉間如此,城裏也一樣。最地道的老北京美食,就是坐在石榴花、葡萄架的小院裏,咬着頂花帶刺的嫩黃瓜,吃上一海碗炸醬麵,再滋溜喝一盅蓮花白。至於「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倒着」的生活哲學,過年吃湯圓的南方人也難參透個中真諦。

  筆者是堅定的麵食主義者,在香港時飲食上最大不便就是難以吃到正宗北方麵食。固然也有食肆供應餃子饅頭,但經改良已失原本的豪放氣質。故每次返京,第一頓飯必是麵食。一大碗筋道的麵條,不論是手擀、刀削還是拉麵,不論澆頭是蒜苗牛肉白蘿蔔還是肉丁豆芽黃瓜絲,甩開腮幫子吃下去,大快朵頤,酣暢淋漓。

  如今物流方便,南北交流增多,差異已不如古代那麼明顯。清末民初李岳瑞《悔逸齋筆乘》中載,太平軍進攻長沙時,清軍從陝西調來一支勁旅,悍勇耐戰。但陝軍不能食稻,求麥麵不得,以至「饑疲」「餒極」,戰鬥力大為下降,全部戰死。

  同時代陳恆慶在《諫書稀庵筆記》中比較,南方士子進京,輕舟明窗,沿運河北上,人靜若處子;而北人則坐驢騾大車,席棚高捲,風塵僕僕。江南人文薈萃,輕視北人。光緒丙子年殿試,浙江馮文蔚,字如美人簪花,志在必得。揭曉日,狀元卻為濰縣曹鴻勳。南人不服,及至看到曹的試卷,筆力健拔,一氣貫注,馮驚嘆曰:「是真山東吃饅頭者,吾輩瞠乎後矣。」

  小小饅頭,關乎允文允武之道呢。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