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吃苦就是吃補

時間:2018-04-25 03:15:56來源:大公網

  — 厄運的人生思辨/顏純鈎

  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在兒子的畢業禮上致辭,主張年輕人多經歷一些生命中的厄運,希望他們不時受到不公的對待、經歷被背叛的遭遇、時常感到孤獨、被人鄙視、經歷磨難,希望他們從這些人生的橫逆中思考生命的意義,領悟為人處世的正向價值。

  他的意思是,幸福不是必然的,災禍和苦難時時埋伏在我們身邊,當厄運降臨時,每個人都要從中思考生命的真諦,思考對待苦與樂、幸與不幸這些人生必備的功課時,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磨煉自己的身心,掌握生命的主動權。

  每個人都有機會與厄運對峙:可能天生殘疾,也可能幼年失怙,可能遭逢連年戰亂,也可能失學失業;可能在窮鄉僻壤永無出頭之日,也可能在繁華都市一事無成;可能情人被橫刀奪愛,也可能無辜遭受欺凌。人生的橫逆無處不在,但問題是,你會在厄運面前倒下,還是咬緊牙關挺過去?

  我常跟孩子說,你們這一代是最幸運的,你們未經歷過饑荒和動亂,沒有失學的痛苦,你們也不必承受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沒有長夜漫漫看不到明天的空虛與恐慌。

  我跟孩子說,我曾經鬥爭過最敬愛的老師,而一生受良心責備;我也曾因為「文革」中的武鬥,身上留下疤痕;在農村插隊時,數九寒冬,我們敲破薄冰下田耕作;清貧的日子裏,清水煮白菜撐不住青春茁長的身體。

  很奇怪的,當我們面臨厄運時,從沒有怨天尤人。首先,大家都公平地落難了,幾乎沒有人幸免,既然人人都頂着厄運,那厄運就變成尋常。

  其次,厄運來時,我們正當青春,精力和體力都是最旺盛的時節,只要「頂硬上」,那些苦都啃得落,背人呻吟是自己的事,人前還不能做軟骨頭。

  最後,我們都相信苦難是暫時的,將來會有好日子,等好日子來臨,所有的苦都會變成笑談。

  我們這一代,在內地時經歷過「文革」和上山下鄉,來到香港後,更面臨陌生的環境,語言不通,知識貧乏,身無長物,前途渺茫。我們唯一擁有的,竟然是在「文革」和插隊種種橫逆中養起來的,處變不驚的身心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成千上萬的「阿燦」初來貴寶地,身上土得掉渣,到處遭白眼,做粗賤的工作,捱無眠的日夜,沒有片瓦遮頭,只有赤手空拳。

  香港以她的繁華和先進震懾這些土包子,讓我們的自卑感夜深跑出來咬嚼孤獨的心靈。最要緊是活下去,爭方寸立足之地,加班加班加班,補習補習補習,抓緊一切遽然降臨的機會,學習一點點自我實現的功夫。

  化學系畢業進了電鍍廠,彷彿已經實現自己的志向;中文系畢業做報館校對,也慶幸不荒廢一技之長;至於農民,有工廠流水線上不見天日的作業等着他們;年輕力壯的去跟車送貨,算是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對於來港人士,除了那條苦路,沒有捷徑好走。然後,新的機會一點點浮現,新的可能性不時冒出來,測試你的勇氣、本事和決心。

  十幾二十年間,來港人士在陌生的都市裏立住腳跟,突然間,他們的機會來了,內地改革開放,全球化起動,很多人去跑單幫,夾帶大都會新鮮的貨品出入海關。在窮困的鄉下,人民如飢似渴驚喜地窺探外面的世界,用積攢了幾十年的吃奶力氣,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奔走。

  來港人士嘗到了改革開放的第一輪甜頭,他們帶回去新的觀念、新的生活模式。他們正步入中年,思想更成熟了,十幾年練得一點開闊的眼界,不認輸可以屢敗屢戰,半生不熟的生意經助他們左右鑽營。從無到有,原始資本左挪右借,以從前起早摸黑「搶種搶收」的勁頭,為一點蠅頭小利,逢山開路逢水搭橋。

  但是,就是如此堅忍、肯捱,如此能屈能伸的變通,如此新與舊交替、甘與苦交織的時代門坎上,他們寫下可歌可泣的一筆。

  人說「吃苦就是吃補」,那就是說,吃苦的同時,有些你生命不可或缺的元素,無形中進入你的身心,你或許不知道那都是些什麼,但你的身心因此得到滋養,苦難給你的「維生素」,便是堅忍、豁達、靈活、不服輸,苦難給你人生的智慧。

  生命中的苦難不一定是壞事,但最要緊的不是苦難,而是面對苦難的態度。厄運並不必然引致正面效果,厄運可以使人堅強,也可以使人墮落;可以使人珍惜生命的價值,也可以使人浪擲生命,可以使人振作,也可以使人萎靡。

  吃苦要懂得反芻,咀嚼苦的滋味,要能品出苦澀裏的微甘。負面的折磨裏,會埋伏正面的啟示,那是尋常稱心的日子裏不會有的。從挫敗中去培養堅忍,從孤獨中去追尋自我,從悔恨中去深刻反省,從沮喪中去發掘勇氣,這種機會,是那些「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富得流油的日子裏不會有的。

  並不是苦難令你成熟,是你如何正確面對苦難才令你成熟。生命有限,慾望無窮,理論上說,人注定是無法迴避生活中的不如意的,對於某些人來說,稍稍一點不如意已經是天大的苦難。因此,如何面對驟然臨身的厄運,不只是窮人,也是富人,不只是年輕人,也是長者,是所有人類一生的功課,活到老,要學到老。

  很多年前,我和女兒提及我們年輕時吃過的苦,女兒淡淡說:你們有你們的苦,我們有我們的苦。我吃了一驚,但事後細想,只好承認她說得沒錯。他們面臨的功課壓力,是我們當年無法比擬的,他們被迫參加五花八門的興趣班,那種緊張和負荷,也是我們沒有經歷過的。日後,他們更要面對職場上險惡的競爭、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的挑戰,婚姻和家庭在現代都市裏的巨大壓力。是的,他們這一代,有他們的苦。

  既然每一代都不可避免要面對自己的苦,那每一代都要學習如何去面對痛苦和厄運。約翰羅伯茨的意思,便是人不應逃避,人有順風順水的時候,也有四處碰壁的時候,好事來時,欣然受之,壞事來時,泰然處之。好事來時,不要樂極忘形,要細察其中的生活奧秘;壞事來時,不要倒地不起,要挺住,絕地反擊,百折不撓。

  生命中的橫逆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既來之則安之,當你被迫咀嚼徹骨之痛的時候,不要忘記痛苦是可以轉化的,逆境可以轉化成順境,失敗可以轉化為成功,而要發生這些轉化,只有倚仗你自己的人生智慧。

  說到底,你的人生智慧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偏偏就會從你經歷的苦難中得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