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香港的「原子」時代/過來人

時間:2018-04-25 03:15:55來源:大公網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生活物資仍然貧乏,猶幸這是一個開放型城市,因此外國很多新發明的東西都會被引進香港市場,但當年港人對新產品都有一個很奇怪的習慣,就是只要之前未用過或者未見過的,都會在產品前面加「原子」二字,所以凡是有「原子」在前的,都會被視為時髦產品,能夠用得上是一種身份象徵。

  較明顯的例子包括「原子筆」、「原子襪」、「原子褲」、「原子鑊」、「原子粒收音機」和車用的「原子胎」等等,不一而足,但要問一句為什麼要這樣稱呼,大部分人都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因為大家都不知道「原子」兩子究竟是代表什麼,唯一知道的,就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向日本長崎和廣島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結果令日本宣布投降,可能大家都覺得原子彈的威力很厲害吧,所以日後對任何新產品只要是覺得新奇的,就冠上「原子」的稱呼。

  我們用今天的眼光去看昔日上一輩的行為,可能會覺得很幼稚,但瞧不起歸瞧不起,有些名稱卻一直沿用至今,其「原子筆」就是一個很好例子,儘管人人都知道這種書寫工具其實應該稱為「圓珠筆」,但如果你這樣稱呼的話,會被人覺得非常礙耳,於是,「原子筆」依然大行其道。至於沒有內膽的車胎,雖然學名應該是「子午線胎」,不過,在市面上卻鮮有使用這種稱呼,反而只要你一講「原子胎」,人們就會馬上意會到是什麼一回事。那麼,「原子粒收音機」又是什麼?其實,它的正確名稱應該是「半導體收音機」,只是人們為了標榜它的新奇與趨時,就冠以「原子粒」之名罷了。以上的例子,反映出一些日常用語雖然不盡不實,但反而被人受落,相信這就是生活習慣的寫照。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