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星期前,去香港演藝學院看了彭秀慧的原創舞台劇,《29+1》。彭秀慧在劇中一人分飾兩角:奔波操勞女主角林若君,樂天知命的女配角黃天樂。林若君在二十九歲的尾巴經歷了重大的人生變故:親人離世、辭職,被房東「迫遷」、與相戀十餘年的男友分手。因為這些重大變故、挫折,她和黃天樂的生命產生了交集──借住到黃天樂家的林若君,透過黃天樂的日記,看到了與自己截然相反的人生。
兩個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女孩,同處於「29+1」歲,卻有着截然不同的生活軌跡,一個拚命「白骨精(白領、骨幹、精英)」,埋頭苦幹「向錢看」;一個單純「傻大姐」,隨遇而安,無欲無求。林若君從日記裏了解到,同樣也經歷了親人離世、辭職的黃天樂,隻身一人去了歐洲,完成自己「懷抱法式麵包,行走巴黎街頭」的夢想。習慣了處處爭先的林若君不明白,怎麼會有人生活得如此沒有煩惱。
直到故事的結尾,林若君終於讀到,黃天樂罹患乳癌三期。原來所謂的「沒有煩惱」,實際上是主動選擇不被煩惱纏繞。黃天樂的無憂無慮,來自她對生活的「小確幸」,她將這些微小而確切的幸福─對初戀的怦然心動、和好友重遇兒時最愛的豆腐花阿叔──記錄在日記裏,回看的時候,就發現自己原來已經擁有那麼多。
很多人都覺得,三十歲是一個關口,似乎到了這個歲數,身體機能,心態情緒就會變得不一樣。其實靜下心來想想,所謂三十歲的焦慮和迷惘,很多都來自周圍的他者。當周圍的人一遍遍提起自己身上「而立的不安」,聽的人難免被影響,繼而被捲入焦慮的漩渦之中。當林若君離開熟悉的圈子,不再被周圍的喧囂裹挾,她終於有時間和自己相處,看看自己的內心,原來選擇權從來都在自己手中。
所以,29+1,可以理解為─這是第三次從零開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