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史匹堡新作《頭號玩家》/作者供圖
日前,觀看了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荷里活金像獎名導史匹堡(Steven Spielberg)執導的科幻動作冒險巨片《頭號玩家》(Ready Player One,港譯《挑戰者1號》)。由同名小說改編的該片,描述二○四五年時人們在名為「綠洲」(OASIS)的一款電遊裏,尋求並享受虛擬世界與現實生活融為一體的時尚感受。影片男主角帕西法爾是個無所事事、沉湎遊戲的「屌絲」,出於對虛擬世界的嚮往,歷盡艱險找到深藏秘處的三把鑰匙,最終成功通關、「抱得美人歸」的浪漫故事。
該片三月三十日(復活節期間)在中國和北美同步上映,據悉上映十天就狂收十億美元票房,轟動一時。
影片中虛擬世界「綠洲」最為吸睛。主人公通過VR眼鏡進入虛擬世界,天馬行空、大玩特玩,場面光怪陸離,細節充滿情趣,令人嘖嘖稱奇、讚嘆不已。片中頻頻出現的一百三十九個彩蛋更讓觀眾激動不已,片中人在找彩蛋,觀眾也在找導演埋下的「彩蛋」,令人遐想無限。而當觀眾摘下3D、VR眼鏡走出影院,又覺得電影情景與我們的生活相差甚遠,它只是一場虛無縹緲的遊戲而已。
《頭號玩家》當然也有可商榷之處,譬如它說遊戲中的好人生活中必定也是好人,現實裏的壞蛋遊戲中也是壞蛋,這一邏輯就難以苟同了。我覺得,《頭號玩家》在深度和立意上不如史匹堡早年拍攝的《大白鯊》、《辛德勒名單》和《侏羅紀公園》等片子。它彰顯出荷里活影片的娛樂性、消遣味永不會變,文化價值和精神訴求卻愈趨淡漠了。
但毋庸置疑,《頭號玩家》仍算史匹堡近年執導的商業影片中成功的一部。雖然影片沒有擺脫荷里活的程式化模式,未能脫離歐美愛情的窠臼。影片主人公在遊戲中找到快樂的生活,遊戲對他們來說遠遠重於現實。「綠洲」非常令人心醉,而「現實」卻很無情,這就是今天世界的矛盾所在,或許也是年過七旬的史匹堡所要表達的主旨吧?影片結尾,當「鬼才」哈利迪把最後一把通關鑰匙交給帕西法爾時說「感謝你玩我的遊戲。」倒很像史匹堡導演在對觀眾說:「謝謝您來觀我的影片。」欣賞之餘,許多現實問題就值得我們思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