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耶路撒冷古城有雅法門、獅子門、大馬士革門等八個城門,其中一扇關閉。猶太人傳說這門一旦打開,就是上帝使者彌賽兒來引領猶太人上天堂了。
傳說中耶穌受難,背着十字架走過的路被稱為「苦路」,是耶路撒冷古城一個重要看點。耶穌背着十字架走過了十站(有說十四站),出發點是獅子門,終點是聖墓教堂。但旅遊書上說明,「苦路」路線有各教會不同的解釋及實踐。
耶穌背着十字架,拖血前行,一路踉蹌,「苦路」留下了若干「神蹟」:耶穌第一次跌倒的地點,第二次跌倒的地點,抬頭看見母親的地點,向婦女發出呼籲的地點,手撐在牆上留下的手印……每個「點」都有其說法。有信仰的朋友把走這一路當成朝聖,沒有信仰的朋友則把一路的解說當成是故事。
古城裏橫街窄巷交錯,儘管「苦路」每個點都有標記,但它們湮沒在無數小商舖中,要找到需要清醒和耐心。虔誠的信徒每到一「點」都要下跪祈禱。韓國的天主教徒更是組成隊伍,背着十字架唱着聖歌,親身體驗「苦路」歷程,據說每天都會出現幾幕這種情景。
「苦路」最後一站是聖墓教堂,在傳說中也很神奇。把猶太人趕盡殺絕的羅馬君士坦丁大帝最後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傳說其母后在前往耶路撒冷古城朝聖的途中,撿到了耶穌背過的十字架及為他洗抹身體的屍板。太后把這二物供奉起來,後來建成了聖墓教堂。
遊客都必到教堂一遊。教堂中央的聖堂裏據說供奉着耶穌聖體,進入聖堂一處約五六平方米的小廳,還要彎腰進一個小門,裏面那個三平方米左右的小屋,就是傳說中的聖體安放處。
參觀聖墓教堂後不久,從新聞裏得知為抗議政府對教會徵稅,教堂宣布無限期關閉。
我們為趕上了參觀覺得幸運。後得知教堂三天後重開,又為遊客們感到高興。那些在那三天裏遠道來訪的遊客,也許就留下遺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