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談到,由神秘顧客服務業協會舉辦的「全球微笑報告」,從二○一○年起香港一直名列榜尾三位,今年排尾五,有進步;但相信沒有人認為這個進步值得慶祝吧。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林子祥的「笑一笑,世界更美妙」,到二○○二年劉德華的「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唔夠㗎」,難道香港的服務態度一直裹足不前?
我倒不這樣認為。反而是「今時今日咁嘅服務態度唔夠㗎」的觀念,被扭曲成「顧客永遠是對的」,才是服務業現存的問題。網上不時有一些無理顧客大吵大鬧的故事,店員、侍應都只能忍氣吞聲,為什麼?得罪客人,等於得罪老闆;連老闆在顧客面前都要裝着笑臉,身為員工可以做什麼。許冠傑七十年代已經唱「為兩餐乜都肯制呀前世」,到了今日變成「打份工而已」逆來順受,香港很多人抱着這個心態開工,還期望有親切的笑容?
幾年前有一本書,叫《經瀛有道─東瀛遊的心度文化》,裏面講這間旅行社的待客之道,有一句說話值得人深思,是他們的老闆說的,大意是:「我們不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但顧客永遠是最重要的。」把「永遠是對的」微調成「永遠是最重要的」,整個氛圍完全不一樣,至少不會完全不僱員工感受;反而,令自己變得專業,來贏取顧客的尊重,更能創造掛着微笑的環境。
所以,接下來,如果要宣傳,讓微笑重現,該從什麼方向着手?我認為應從普羅市民入手,讓他們體諒和尊重「打份工而已」這班前線的服務業人員,要讓大家知道,一整天站在舖頭、叫口號、出入貨倉的售貨員的辛苦;要讓大家知道,的士巴士司機坐在司機位,需要投入百分百專注力在路面上,也不是易事;要讓大家知道,在過百張枱之中把茶壺正確放回你的枱上,也是一種小巧的專業。
你付錢,得到貨物,得到食物,得到交通的便捷,也得到他們的服務;但付錢不是「大曬」,因為事實上,你給服務付出的並沒太多。要得到服務業的微笑,先從顧客的笑容開始。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