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八屆北京電影節宣傳海報 作者供圖
這兩天,大家的目光似乎都被剛剛宣布影帝影后獲獎得主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所吸引,各方宣傳鋪天蓋地。誠然,作為華語電影節最資深的電影獎項之一,備受關注也在情理之中。殊不知,這邊廂,第八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在四月十五日靜靜地開幕了。
北京國際電影節創辦於二○一一年,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算上它的前身,北京國際電影季,到今年也不過短短八年的歷史,跟動輒年歲半百的各大國際電影節相比起來確實十分年輕。二○一二年二月,北京國際電影季更名為北京國際電影節,每年舉辦一屆並設立評獎單元,但由於準備不夠充分直到二○一三年才進行獎項評選,自此,主競賽單元天壇獎正式設立。
北京國際電影節的標誌是一枚有着七彩葉片的風車,七枚葉片代表電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藝術。每枚葉片上都有膠片的齒孔,意為每枚葉片都是城市的一個剪影,代表城市的進步與電影文化的發展之間的某種關聯性,「轉動的風車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預示着電影產業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其獎項天壇獎的獎杯,以「一個身姿綽約的舞者,用水袖甩出天壇的剪影」為獎杯造型,寓意「天人合一、美美與共」。
每年北京電影節展映單元都是影迷狂歡的盛宴。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好電影多到看不過來,其中「驚喜首映」、「百年誕辰伯格曼」、「致敬大師」、「修復經典」、「系列饕餮」等都是今年北影節的重磅單元。作為一個標準的影迷,雖然不能預估今年的北影節天壇獎最終將花落誰家,但持續關注是少不了的,買票參與展映單元也是少不了的。作為一個年輕的電影展,北影節在展映單元的選片可謂相當用心,伯格曼、黑澤明這種大神級別的電影作品比比皆是,無疑給了我等影迷飽餐一頓的好機會。
相比展映單元的星光熠熠,北影節的競賽單元似乎就有些稍顯黯淡了,但對於一個處於起步階段的電影節來說,其影響力還是可以從參賽數量中得到體現的。本屆北影節「天壇獎」面向全球徵集二○一七年一月一日以後出品的優秀影片,最後收到來自六大洲、七十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合共六百五十九部影片報名參評,相比第七屆影片報名數增加二百三十五部,這個量是值得肯定的。假以時日,依託北京這個全國文化中心,坐擁全國最大的電影資源和觀影群體,我相信,北京電影節會越來越好的。
四月的風雖依舊帶着寒意,但五月的步伐已然越走越近,短短幾天的北影節也終將謝幕,無論今年的結果究竟如何,也無論北影節未來的走向如何,在這春日裏和光影世界來一場穿越時空的約會都是美好的。而我相信,只要中國電影人能堅持用心做電影,也堅持用心做電影節,念念不忘,終將得到世界的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