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批頰穿林叫新綠/蓬 山

時間:2018-04-14 03:16:04來源:大公網

  春來北國,滿目葱蘢。經過了蕭瑟漫長的冬天,而今處處綠意勃發,給人的精神都注入了新鮮的活力。清代康乾年間的龔煒在其筆記《巢林筆談》中說:「前人綠字佳句甚多,予最喜元人送春詩『批頰穿林叫新綠』。」

  這句詩的原作者已不可考。初讀之時,從字面上,「批頰」就是打臉的意思,至於「批頰穿林」,詩人肯定不是自己一邊打臉一邊遊覽,大概是綠柳茂盛,清風徐吹,此時漫步林間,柔條拂面,小鳥枝頭鳴叫,頗能感受到新綠盎然的生趣,不失為一個好意象。字義也能說得通。

  及至後來偶然間看到明代楊慎的考證,方知這理解「跑偏」得太厲害了。往好了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實際上就是讀書不求甚解、囫圇吞棗的典型。原來「批頰」不是打臉,而竟然是一種小鳥的名字。頓時感覺自己被打臉了。

  楊慎寫了一則《鵯鵊非杜鵑》指出,批頰也叫鵯鵊,一名夏雞,俗名隔磴雞,是一種「催明之鳥」。晚唐詩人韓偓《春恨》詩云:「殘夢依依酒力餘,城頭批頰伴啼烏。平明乍卷西樓幕,院靜初聞放轆轤。」批頰作息時間與公雞打鳴差不多,善作「巧聲之鳴」,因此詩人平明時分首先聽到批頰在城頭的叫聲。

  再細查之下,批頰學名叫作黑喉噪鶥,是畫眉科的一種小鳥,聲音響亮動聽,其聲似「嘀噗─嘀噗─」,也叫山呼鳥;頭頸灰藍色,兩眼後脖頸處(類似人的臉頰)各有一大塊白斑,故得名「批頰」。此外還有仳鵊、批鵊、山胡、珊瑚等一堆名字,都源自諧音。

  如此一來,「批頰穿林叫新綠」乃是在春光明媚的清晨,批頰鳥綠樹枝頭靈動跳躍,自在翻飛,叫聲喚醒了寂靜的鄉間,音符在叢叢新綠濺落彈跳,愈發地青翠明艷。春天的氣息、味道、聲音、顏色,全都活了。讓人禁不住怡然游哉,來個深呼吸。這就無怪乎那麼多詠綠的詩中,龔煒獨愛這一句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