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在藝術品前喝一杯香檳\米哈

時間:2018-04-09 03:15:54來源:大公網

  藝術狂熱的三月,總算完結了,在城中大大小小的展覽開幕式、藝術家派對、藝術博覽會相繼落幕,好些人都在期待這一次藝術市場又錄得一個怎樣叫人滿意的交投量。我不是藝術品交易活動的專家,於是只好在不同的展場走走,看看別人的衣香鬢影,也看看作品的「潮流」。

  這裏所說的「潮流」,不是指藝術家的創作,而是指不同畫廊展出的作品類型。每一個時期,都會有每一個時期追捧的作品類型。例如,在我看來,今年在香港巴塞爾展會所展出的中國當代藝術作品,就沒有前兩年,以至前三年的多。

  當然,這是我主觀的歸納,有待客觀的數據支持,但有些觀察,我還是相當肯定的。例如,像鏡子一般反光,或本身就會發光的裝置藝術(尤其在轉角處的),一直都是參觀者的鍾情對象,大家都爭相在作品的前前後後拍照留念。又例如,抽象表現主義作品,依然是展場的中流砥柱。

  在香港藝術狂熱的三月中,地球另一端的巴西,也傳來一則關於抽象表現主義作品的新聞。據報,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約熱內盧的現代藝術館(MAM),正要出售一幅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大師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作品題為《No.16》,完成於一九五○年,並在一九五四年由當時美國副總統洛克菲勒(Nelson Rockefeller)捐贈給藝術館,而重點是,這是巴西境內唯一一幅公開展示的波洛克作品。

  這事引來了不少反對聲音,有人質疑藝術館的金錢掛帥,巴西博物館聯會(IBRAM)也公開聲明,表示希望藝術館再三思量出售波洛克作品一事,而事實是,作為沒有政府財政支持的里約熱內盧現代藝術館,在多年虧損的情況下,若成功出售波洛克作品,預計足夠抵銷未來三十年的營運負擔。

  那邊廂,有人為着將要失去巴西境內唯一一幅公開展示的波洛克作品而爭議,這邊廂,我卻想起在展場中一幅又一幅波洛克作品的背景前,那些喝着香檳的高貴人士。荒謬感,頓時襲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