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泉州,於巷陌口,倘若你正好在接聽一個電話,電話裏那端的人全然不知,而你卻分明看見,抬頭處,一戶人家的門楣上,赫然寫着,「四知傳芳」。你知道它是指,東漢楊震之「四知」。刺史楊震那時向朝廷舉薦名士王密,密為報恩,以金相贈,收下吧,無人知。刺史笑,你知、我知,天知、地知。以「四知」為堂號,從西晉末年從中原遷徙至此,相傳楊氏子嗣如今僅晉江、石獅一帶,已有血脈三十餘鄉,七萬餘人。
一隻小狗踱步過來,機警而視。你的目光往右移,另一戶人家門楣上,也有四字,「六桂傳芳」。你也知道,所謂六桂,乃洪、江、翁、方、龔、汪六姓的總稱。五代時,福建進士翁乾度家有六子,六子同朝為官,「滿朝翁六桂聯芳」,可時逢改朝換代,投誠還是更名,翁氏一門選擇了後者。所謂後人有記,「諸子傳流分六姓,兄南弟北各西東。枝分南北東西省,六姓原來是一宗。」
那隻小狗忽然狂吠起來,你索性背過身去。抬頭處也是四字,「汝南衍派」。你也知道,汝南,指這一戶人家的根脈,遠在古代中原那汝水之南……
「你」,是這些天來,騎着摩托載我於泉州小巷穿梭,「新講古人」的志願者,小萍的老師李以健。除去「新講古人」授課老師,以健也還另有身份,音樂人、茶行老闆、傳統食品店老闆。他的小食品店「十八芝」,就開在泉州開元寺外西街上的一條岔巷裏。
以健祖上也不是本地人,唐時下福州,上世紀四十年代,他爺爺騎高頭大馬奶奶坐花轎,一路躲兵避燹來到泉州。
靜水深流,上千年來不曾入眠,家家有堂號,戶戶供神明,一戶一戶萍聚而來,比鄰而居,居成了迷宮一樣,我們眼前的泉州古城,一座世界遺產般的小巷王國。
那天接到我電話時,以健正要去這條名馬阪巷的小店請香,請宋代就以製香為業,蒲姓人家自製的一款古香。小狗是一位剛剛誕了子的母親。年輕的母親明白孩子無礙時,它靜穆地於巷口望望以健,偶爾,也望望古巷盡頭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