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往天涯去,風從南海來;一渡十數秋,問誰青春還。
這是海口公園裏的「闖海人」巨石上鐫刻的詩篇的另一半,三十年前到海南創業的年輕人一腔熱血成為難以磨滅的記憶。在海南建省成為經濟特區前,一首《請到天涯海角來》的歌風靡全國,歌中唱的無非是海南四季花果,卻令全國聽眾沉醉,上海女中音歌手沈小岑也因此一夜成名。率先闖海的不是電影人,而是歌星。
海南成為經濟特區後,中國歌舞廳文化出現在海口,到歌舞廳跑場唱歌獲取的收入頗豐,吸引了不少年輕歌手。三十年前,海口最高檔的是只有七層的友誼賓館,隔街對望的是大同里普通居民區,外地來的歌手都在這裏租房。當年最火的歌舞廳是東湖賓館,曾以《同桌的你》成名的老狼當年就在這裏的樂隊當鼓手,如今的著名歌星黃綺珊也曾在這裏駐唱,不過那時她的名字叫黃曉霞。
海口歌舞廳文化影響北上,隨後在廣州蔚然成風,隨着上世紀九十年代海口經濟低谷,黃綺珊等歌手隨即到廣州發展,廣州成為中國原創音樂的中心之一,產生了《濤聲依舊》等眾多膾炙人口的金曲。可以說,海口是中國流行歌手的搖籃。如今,友誼賓館、東湖賓館建築依然,已不再是海口的地標,更無三十年前的喧囂,歲月繁花終隨大江東去。
除了闖海人帶來的流行文化外,海南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蘊。這裏是宋慶齡女士的故土,也是明朝名臣海瑞的家鄉。北宋蘇東坡也在這裏留下眾多詩篇:「平生生死夢,三者無劣優。知君不再見,欲去且少留。」中國電影大師謝晉導演於一九六○年到海南拍攝的《紅色娘子軍》講述了海南女性爭取自由的歷史傳奇,轟動全國,隨後改編的舞劇也留下了《萬泉河水清又清》等傳世金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