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置入式」廣告\凡心

時間:2018-04-06 03:15:49來源:大公網

  香港最近有電視台向政府申請放寬「置入式」(或稱「植入式」)廣告的限制。

  在電視上賣廣告是傳統模式,什麼時間是廣告時段觀眾也已熟悉。在黃金時段能賣上產品廣告,收視率對促銷產品也一定會有幫助,但收費就會比非黃金時間段貴了。有的廣告拍得唯美,不論賣什麼,廣告商都有本事把它拍得美不勝收,引起欣賞興趣。大商家有本錢,這筆廣告費早就打進了產品成本,也早在預算當中了。

  這就苦了一些小商家了。紙巾、瓶裝水、醬油、清潔用品……這類商品,和地產商的利潤難去比較,但做一下廣告肯定比不做強。於是在電視劇裏出現了一種新的廣告模式,它不另佔時間,只穿插在劇情細節中。觀眾可看到不少上述小商品的大特寫,劇中角色有事沒事都扯幾張紙巾擦嘴擤鼻涕;又看到角色們不停地喝水拿水;吃飯弄個醬油炒飯,還要加句台詞;用這醬油炒飯可香了……編劇和演員都很聰明,表現這一切時輕鬆自然,十分生活化,絲毫不留「賣廣告」的痕跡,彷彿那些本來就是劇中的規定動作和台詞。

  看多了,聰明的觀眾也看出了門道:這不是在賣廣告嗎?商品用途、名稱就自然入腦了,商家和廣告商不就求這種效果嗎?

  最近追看內地一齣電視劇,除了賣上述產品的廣告,角色們也總在打電話,鈴聲一響,鏡頭便顯示來電人──目的是讓觀眾看到手機牌子。劇情提到訂機票,就說:上某某網訂吧,方便!輕易就為某某網打了廣告。就連名牌私家車,也不惜紆尊降貴,加入了「置入」行列——劇情安排了一段買車的戲。

  拍電視節目的經費不易籌措,理解當下這種模式的廣告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處理得不那麼生硬,相信觀眾可以接受。只是今後角色們用紙巾和清潔劑、吃醬油食品的鏡頭就會多了。但習慣了,大家會心一笑就好。我則多了種感受,覺得有點兒啼笑皆非。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