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大海三島\米哈

時間:2018-04-06 03:15:49來源:大公網

  說起三島由紀夫,大家可能想起他的名著《金閣寺》,又或者會想起他的切腹自殺事件,甚至是他與川端康成耐人尋味的師友關係,而我想寫的,卻是三島與大海的文學想像。

  海,是三島文學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早於他以「三島由紀夫」這筆名於十六歲時發表的處女作《百花怒放的森林》(一九四四),大海的「不可思議的力量」就吸引到三島的關注和書寫。當時的三島還沒有學會游泳(直至一九五一年,三島寫給川端康成的一封信中,才透露自己「已經能夠游上五米了,當在管原君面前游給他看時,他卻哈哈大笑起來,替我命名成狗爬式」),而大海,對於當時的三島而言,代表一種未知。

  未知,可以帶來憧憬;憧憬,可以帶來失望。在長篇小說《午後的曳航》(一九六三),三島將大海寫成美的象徵,並化成了船員冢崎龍二,「有着一幅遠比陸地上的男人生氣勃勃、健壯有力的體魄,宛如大海鑄造出來的身體」,這名船員上了岸,立即吸引到主角阿登,以及他的寡母房子之愛慕,阿登也將對海的愛,轉移到對船員龍二的崇拜。在龍二再一次出海歸來,他要向阿登的母親求婚,決定不再出海,從此留在陸上。然而,這童話式結局,又怎可能是三島文學的情節呢?

  在主角阿登的眼中,龍二的決定就是放棄大海,也背叛了美,而且龍二將會成為陸地上最壞的角色——父親。阿登對龍二徹底失望,於是與他的夥伴,設計誘騙龍二到了一個面對大海的山坡,用混了安眠藥的紅荼毒死了龍二,並讓他回歸「熱帶的太陽,五色的海洋」。

  三島由紀夫將他的遺作命名為《豐饒之海》,他花了約五年的時間,寫成了這四部曲,並在完成最後一部《天人五衰》當天,上午收筆,下午進行他的切腹自殺事件,而大家都會想起在第二部《奔馬》的一幕,主角阿勛面對着大海,「就在刀刃猛然刺入腹部的瞬間,一輪紅日在眼瞼內粲然升了上來」,可惜,這畢竟只是文學的想像。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