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百藥枕\陸布衣

時間:2018-04-05 03:15:48來源:大公網

  宋代楊億的筆記《楊文公談苑》有《百藥枕》:

  益州有個藥市,每年的七月七日,四面八方的人都會來趕這個集。集市上,藥品種類繁多,買賣的人很多,要三天才結束。

  淳化年間,有右正言叫崔邁的,他被多種疾病所苦擾。平時,他睡覺用的是柏木枕頭,他任職峽路轉運使,恰巧遇上益州集市,就花了萬餘錢,將集市上百種藥買來,各取少數放進柏木枕中,做了個百藥枕,並在枕頭周圍鑽了些小孔,便於藥氣發散。

  百藥枕睡了幾個月後,他得了麻風病,眉毛鬍鬚都掉光。崔轉運使忍受不了疾病的痛苦,投江自殺了。

  凡藥都有三分毒,它告誡我們,藥真的不可亂用。

  崔官人面對的現實是,身體有多種疾病,又查不出什麼原因,很痛苦,一般的痛苦還好受些,關鍵是長期的痛苦,那就是極大的折磨。而折磨往往讓人喪失意志。於是,病急亂投醫。

  這估計有前提。在益州那個集市,眾多的藥販子,都對自己的藥王婆賣瓜,都拍胸脯保證能包治百病。這就讓百病纏身的崔官人內心燃起了巨大的生命希望,有了這麼個創意:將數種藥材放在一起,通過枕頭上的小孔慢慢散發,日浸我有病的身體,綜合治理,總有幾種能治我的病呀,今天治一點,明天治一點,說不定就能根治。

  這基本上是將自己當做試驗品了,危險系數大得很。果然,崔官人,做的是轉運使,運卻沒轉,不僅沒轉,還得了不治之症。

  知書達理的讀書人,應該明白一個簡單道理,百病百治,百藥更不可能治百病。百藥合成,猶如一個集團軍,軍中肯定有不少功夫了得的高手,這些高手就是那些毒性很大的藥材,幾招就可以致命。再假設,即便他僥幸治好了,也不能推廣,只是巧合而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