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們的康樂棋\耶生

時間:2018-04-04 03:15:49來源:大公網

  有百貨公司舉辦康樂棋比賽,意想不到的反應熱烈,兩天內額滿,主辦方決定把參賽人數從二百人增加至二百六十人,仍然供不應求,只好承諾來年再辦。

  在電競年代,康樂棋是一個讓人懷念的舊名詞。

  從前在小學,一枝破爛的木桿,一張方形木枱,兩組象棋,就可以玩一個小息。還記得那張木枱像麻雀枱,四面圍邊,枱面有一個象棋棋盤,四隻角都有一個洞。遊戲兩個人玩,但更多時候是兩班人。首先把象棋,排在己方的邊上,然後把將/帥抽出來,放在角位。雙方各派一人,用木桿把將/帥推前,誰更接近中心點,誰就能開棋。雙方都只有一個目的:用自己的將/帥,把對方的其他棋打進洞中。如果中洞,可以連打,否則要把擊棋權交給對方。最先把對方的棋全打進洞的為勝方。如果把將/帥打進洞,或把棋打離枱面,都會扣分;但學生一般懶計分,當輸發棋權就算。

  這運動很像桌球。在我的年代,桌球被認為是壞孩子的玩意,又的確,只有壞學生才去「波樓」,即桌球場。當初接觸康樂棋的時候,腦海一直有個問號:這不就是桌球嗎?分別是桌球用球,康樂棋用棋。當時不明白,壞的不是運動本身,而是桌球場不知為何成了壞學生喜歡去的地方,正如我們不知道當初菲傭為什麼選擇皇后像廣場一樣。

  後來,康樂棋忽然在我生命中消失,我甚至想不起中學是否有康樂棋的枱。另一方面,自從傅家俊的出現,桌球這運動得到應有的尊重,「波樓」似乎也不再是壞學生流連之地。也許桌球的興起跟康樂棋的式微沒有直接關係,但每次在電視上看到人穿着整齊去打桌球比賽,總讓我想起小學那枝破爛的木桿。我們沒有「私家Q」,一擊不中就把木桿交給隊友,自己排在隊尾,等待木桿再次回到手中。曾經,我們的遊戲如此不分你我。

  今天,康樂棋比賽,我沒信心參加,但喜見這運動仍然活在人們的心中。我們都是長不大的孩子,不,我們是大人,但永存那段難忘的時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