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我,愚女神/米 哈

時間:2018-04-01 03:15:51來源:大公網

  四月一日,好好應節,談愚人與神的故事。在文藝復興初期,荷蘭人文主義思想家伊拉斯謨,寫了一部膾炙人口的作品《愚人頌》,伊拉斯謨是一位一生堅持以拉丁文寫作的古典派天主教神學家,然而,在《愚人頌》中,他卻以諷刺的筆法,以代表愚蠢的愚女神作為第一身,讚揚愚蠢在人世間的偉大。

  《愚人頌》之耐讀,在於作者似是而非的用筆,讓人讀下來,彷彿感到生而成愚人,是一件可喜可賀的事。「我,愚女神。」伊拉斯謨寫道。「總是被人們用各種方式談論。但是,我可以斷言地指出,就是因為受我的感染,眾神和人類才會有所有的歡樂和開心。我看見,你們在笑。」

  伊拉斯謨又寫:「自從世界受到愚蠢而不是智慧的支配後……變得很幸福。我,愚女神,用一些他們永遠不可能實現的希望刺激他們,趕走了他們的悲哀,他們一點兒也不想死。不僅如此,他們不再僅僅是期望活着,而是眷戀生活。」伊拉斯謨在笑說歷史上不少智者,如大小加圖的自殺行為嗎?大家可不要忘記,這是一本歌頌愚蠢的神喻,這給愚女神嘲諷愚蠢的事,負負得正,其實才是智慧的行為。

  在《愚人頌》中,愚女神的恩惠不分等級,施恩予所有人,包括商人、教師、詩人、修辭家、律師、哲學家,以至國王,以及主教,各人有各種愚蠢,就像愚女神說:「我特別注意那些因為擁有比一般人更多智慧而受到尊重的人。」那麼,世界上還有真正的智者嗎?伊拉斯謨如是寫道:「智者,輕視金錢。結果是什麼呢?人人都輕視他!」

  伊拉斯謨說人的愚蠢,不單指陶醉於生活的短視,更是地位上的目中無人,以及精神上盲目的樂觀主義,彷彿預言一般回應當今學者如芭芭拉.艾倫瑞克、勞倫.伯爾蘭對於社會正向思考潮流的批判。《愚人頌》寫成了五百多年,而最愚笨的是,它諷刺的內容,竟然還不過時。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