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黃子華棟篤笑,九點開始上網,一直都只是「伺服器繁忙」,要不斷重複重新載入網頁,以為只是電腦在轉,其實一直手動。同一時間,臉書上的朋友都紛紛留言,有無奈,有憤怒,因為沒有人買到,人人彷彿不用工作,都在電腦上努力。我就在工作和搶票之間盡量取得平衡,要兩秒試一次有點難,但一兩分鐘按一次,還可以是舉手之勞。
為什麼這般難買?一來是黃牛黨的問題,二來是伺服器的問題。原來,在香港賣黃牛票,竟然不算犯法,按《公眾娛樂場所條例》第六條,任何人「不得以超過該東主、管理人或籌辦人就活動所定的款額(連須繳稅項(如有的話))的票價,售賣或要約出售該等門票或門券,或展示或管有該等門票或門券以供出售,或游說他人購買該等門票或門券」,違者罰款二千元;可是,原來康文署轄下場所包括紅館及香港大球場,是屬於獲豁免發牌公眾娛樂場所,所以不受上述法例監管。這是法例上的漏洞,滋養黃牛。政府應該立例堵塞漏洞,並將罰款加幾十倍——二千元,對黃牛而言只是成本增加一點點而已。
另一個是伺服器。香港不是要發展創科的嗎?為什麼買票還是以排隊為主?因為伺服器弱,市民不信任,唯有在街上睡一兩晚,站在人龍的頭十位,才有個安心的保證。上星期有廈門朋友來港排隊買五月天演唱會票,被黃牛黨拿摺櫈打傷,可見當有利益衝突,排隊變得不安全。伺服器弱,只要體驗過就知道了,在網上按一整天也買不到──問題不是一定要買到,而是不應該要市民花一整天;台灣賣票的伺服器較好,同一時間能處理的訂單較多,一兩小時就完售。最好是日本,用抽籤的方法,不用排,大家都靠運氣,至少省時又方便。
對觀眾而言,最理想是嘗試實行實名制。再說一次,香港不是要發展創科的嗎?實名賣票有什麼技術上的困難(如入場時如何核對身份證,能否用QR CODE認證身份等),用創意跟科技解決民生問題,不才是市民的福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