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下着小雨,我們走進一棟囚犯居住的樓房。當時正值放風時間,樓下大堂裏站着十來號男囚犯人,都身穿清一色的土黃色囚衣,旁邊有兩個穿制服的獄警守着。文職人員曾先生說:「外面下雨,暫時出不去,他們就先呆在這裏。」第一次到監獄,我不敢東看西看,只顧走路,緊隨曾先生,不落下半步。
筆試考場設在電腦房。電腦房夠大,三四十台電腦和桌子椅子擺在裏面,還是顯得空空曠曠的。很快進來了兩個男囚考生,一個四五十歲,中等個子;一個二十五六歲,高高的,五官長得很帥。兩人的共同特點是體魄健壯,皮膚偏黑,看上去鍛煉有加,營養充足。
這裏雖然什麼都不缺,卻沒有自由啊,幹嘛來這兒!我在心中為他們遺憾。
考試科目是基礎普通話,第一部分筆試時,他倆做題,我在周圍踱步,曾先生和另一名獄警在場陪着。我時不時地走到考生旁邊,看看他倆做題的水平。年長的那個,六十來分吧。年輕的那個還行,七八十分的級別。按照公開大學的要求,應該都可以過關。
一張靠牆的桌子上有一疊紙,我隨便翻來看看,上面寫着幾十個囚犯學生的姓名,以及他們所學的專業。有商業統計學、市場學導論、中國商業法、商業電腦應用、會計學、管理原理與實務、語文通論、培訓及發展、基礎普通話、消費者行為、商業英語交流、風險管理等。嗬!求學者不少!專業不少!大都想從商。
筆試考完考口試。口試期間,曾先生主動當我的助理,計時和播放CD等。
口試的最後一項,是考生圍繞抽到的題目,講述三分鐘。那位年輕的學生抽到「我與香港公開大學」。他說:「我在內地讀完初中之後,移民來香港,後來犯了科,進了監獄。剛進來時我認定,自己這一輩子就完了,哪敢奢望上大學。不久聽說,如果表現好,就可以減刑,早出去。」
「再後來又聽說,在囚犯可以申請讀書,報考學位,我便報讀了DSE課程。讀書以後,我開始對前途抱點寄託。我成功地通過了DSE文憑試,之後我報考香港公開大學的商科,考試成功,成為一名特殊的大學生……」
或許是緊張,或許是難為情,他講述期間不正面看我,把目光停留在我的周圍。我不時點頭,表示理解,予以鼓勵,我的表情想必他感覺到了。考試結束後他輕鬆下來,笑了笑,說:「能及格就好。」離開時又說:「謝謝老師!」他的態度是真誠的,也不乏謙卑。我回應他:「不客氣,祝你進步!」他點點頭,跟着獄警,規規矩矩地出去了。
他在獄中學習勤奮,一定是對出獄後的生活有着無限的憧憬,我這樣想。我真心祝願他願意改造自己,祝他學業順利,獲得文憑,為未來鋪墊一條重生之路。最後在口試得分欄裏,我填上數字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