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藤田嗣治去世五十周年之際,東京和巴黎不約而同為他舉行了展覽。藤田的巴黎歲月正值「咆哮的1920年代」,世界各地的畫家湧向這個文藝中心,駐紮於蒙巴納斯,各種流派主義在此際會,形成了以畢加索、莫迪里安尼、扎德金等人為代表的「巴黎畫派」。參觀者們聚集在講述這些歷史的紀錄片前,捕捉黑白畫面中頻繁而唯一的亞洲人面孔,拼接着關於Foujita的故事。
藤田嗣治出生的一八八六年,明治維新下的日本正全面向西方文明展開懷抱。同時,日本主義美學也在深刻影響着馬奈、梵高筆下的印象派。在父母鼓勵下,藤田從小學學習法語,青年時期他的唯一夢想就是去巴黎。
一九一三年到巴黎後,藤田嗣治廣泛使用東方的水彩水墨材料作畫。他拋開歐洲流行的各種畫派,選擇從在日本傳統繪畫中獲取源泉,並在技法上與現代油畫實現風格的混合。不同於潘玉良、常玉等中國畫家,藤田尋求克服亞洲身份的局限以成名,為此整日遊走在巴黎的各種派對,和模特們戀愛,力圖在報章和電影上曝光。
這一時期,他以模特Youki為主角創作了多幅裸女畫像。在大面積的乳白底色上以細膩的墨線勾勒出靈動體態,這種融合東方韻味的「絕妙的乳白色肌膚」為他贏得了掌聲,終於成為「瘋狂年代」蒙巴納斯的主角之一。
「大蕭條」到來後,藤田嗣治遊歷美洲,並於二戰期間回到日本,服務於軍方為戰爭作畫,這令他在戰後被指責為美術界的「戰爭責任人」。
藤田嗣治曾說,「我一生中的兩個熱情就是繪畫與巴黎。」一九五○年後,他最終回到巴黎並加入法國籍。蒙巴納斯的輝煌已時過境遷,他選擇皈依天主教,在巴黎郊區的一所教堂創作宗教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