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字裏人間」,拾字君選「黑」字,不從《說文解字》也不從《康熙字典》開始,而是從英文Night說起。《Night》是一本一九五五年出版的名著,中文譯名《黑夜》,諾貝爾和平獎得主Elie Wiesel的作品,回憶了二戰期間,作者少年時代與家人在奧斯威辛和布痕瓦爾德兩座集中營的真實遭遇。
中文譯本只有短短的八萬字,但整個世界乃至整個地獄的黑夜,都被涵蓋其中。或許是納粹集中營的黑暗,早已在各種影視、文學作品中反映過多次,情感和認知的閾值已被提高,拾字君在《黑夜》中讀到毒氣房、焚化爐時,已沒有當初那種難以置信和痛徹心扉。
我醒來的時候天已經亮了。我記起自己還有個父親。……我知道他已經精疲力竭,奄奄一息,可我卻拋棄了他。但是,就在這時,我內心響起一個聲音:「但願我找不到他。如果能夠擺脫這個沉重的負擔就好了,我可以集中一切力量為自己的生存而鬥爭,我可以只顧自己了。」很快,我就感到羞愧,為了生命,也為了我自己。
—《黑夜》選段
集中營中如影隨形的死亡,如黑夜籠蓋四野,避無可避。每個人在這黑夜之中,都必須為自己的生存而掙扎,為一口水,或為一塊黑麵包……《黑夜》最觸動拾字君的,是作者的自省。作者不是某些影視作品中,任何情況下都「偉光正」的道德完人,他動搖過。但在拾字君眼中,這不是邪惡,而是本能,這不是軟弱,而是真實。作者有勇氣暴露自己,敢於在世人面前承認有過這種動搖,並以白紙黑字的形式將自己的動搖凝固,寫入歷史,真誠懺悔,如同黑夜中的星,雖然星光微弱,但正彰顯著人性永不泯滅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