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掃地日常/米 哈

時間:2018-03-25 03:15:44來源:大公網

  禪宗有一則公案是這樣的:有一天,趙州和尚在掃地。僧人看見便問道:「和尚是大善知識,為什麼掃地?」趙州和尚答:「塵從外來。」僧人說:「既是清淨伽藍,為什麼有塵。」趙州和尚答:「有一點也。」(另有說「又一點也」)。既是公案,只能意會,實在也輪不到我來解,卻讓我想起一件事。

  我在一個重男輕女,給我高度保護的家庭長大。在家中,大大小小的家務,我都不用做:「大型」家務,泛指涉及水電煤的更換事宜,當然是由家中的大男人,即父親負責;「主要」家務,即幾乎所有家務,由母親處理;「小型」家務,即過時過節,因母親分身乏術而剩下來找人分擔的家務,則由我妹承包。而我,從小時候就知道,只要我說「我要讀書」,我幾乎可以逃避所有的家務勞動,直至後來,我離家獨居。

  在家務中,我討厭掃地。掃地作為家務之首的想像,簡直根深蒂固,而讓我煩惱的是:我不認為有掃地的必要。最有效除去家中灰塵的方法是吸塵,只要開動吸塵機,你不用費多少力,就能輕易清理灰塵,乾乾淨淨;最有效清潔地板的方法是抹地,一桶水、一塊布,就能有效清潔房間,感覺清爽。那麼,我為什麼要掃地呢?

  那時,我住的是一個連天台的頂層唐樓單位。在一次派對過後,我看着沒辦法吸塵與抹地的露天空間,想「這次,看來真的只好掃地了」。我將垃圾、灰塵掃到一角,左掃右掃,大風一吹,吹開了灰塵,剩下了垃圾,我不服氣,又左掃右掃,而灰塵,隨風流動,長掃長有。

  我想起以前看邵氏電影,在大寺門外,總是有一個拿着大掃帚掃落葉的小僧人,小僧人一邊掃落葉,葉一邊在手邊落下,葉一邊落,他一邊掃,邊落邊掃,邊掃邊落。我想,掃地,或許就是一份日常。身體的動作重複,而思想,卻自由了。這一份專注到寧謐的狀態,應該就是冥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