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蒂·伍德曼以《宇?宙》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呈现其亚洲首场个展。(大公网记者夏微摄)
大公网3月24日讯(记者 夏微)作为首位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在世女性艺术家,3月19日至6月17日,贝蒂·伍德曼以《宇·宙》在上海chi K11美术馆呈现其亚洲首场个展。近十年的综合媒材创作,包括雕塑、三联瓶、大型装置、布面作品等在内的近十年的综合媒材创作和部分早期创作都将得以呈现。
是次展览的英语标题“House and Universe”来自法国哲学家加斯东·巴什拉着作《空间的诗学》的《屋宇和宇宙》一章,文中引用里尔克等文学家的词句,讲述“房屋”和它的周边环境、人的意识和身体之间的辩证关系。而陶器创作中,定义器物的是中间的虚空,它通过闭合来建构起空间体量和用途,和建筑、宇宙有互通之处。
对贝蒂·伍德曼来说,当代陶器不仅是房屋内的器皿,更是连通艺术和文化史的载体。她的创作以陶土为媒材,在她当代性的艺术实验里,陶器脱离了日常功能性的枷锁,打破了生活器物和家居空间互为牵制的纽带,更重塑了女性的传统性别典型和家庭定位。
《阿兹特克陶瓶和地毯6号》(大公网记者夏微摄)
在展馆内穿行,上了釉的陶器和周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结构,或从墙上延伸出来,或放在颜色鲜艳的画布上。透过作品,可以发现其艺术形式博采众长,将不同时代、文化、地域和媒材结合一体,融汇了克里特、埃及、希腊和伊特鲁里亚的传统,也参考巴洛克建筑、艺术家波纳尔、毕加索和马蒂斯的绘画,甚至体现了中国唐三彩和日本和服的影响。她以陶土艺术统一了不同空间中的技法和美学,并融会贯通成其独有的当代艺术语言。
以《阿兹特克陶瓶和地毯6号》为例,就体现了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渊源,以墨西哥阿兹特克文化为灵感,四个面分别由地面的平面几何图形和与之对应的竖立花瓶组成,环绕一周,四组景象如交响乐般交织呼应。
参观者欣赏《墙纸16》(大公网记者夏微摄)
2010年,伍德曼开始对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陶瓷边角料产生兴趣,于是把形态各异的上釉陶瓷片拼在一起,组成了团变化多样、构图精美的墙纸,《墙纸16》这个作品看上去更像是绘画而非雕塑,这一创作提出了新的艺术体裁和类别。
《葡萄牙陶瓶》则是艺术家2005年的重要作品,三只花瓶表现了两组不尽相同的语境——一面是白底蓝纹的单色图案;另一面则以抽象的方式描绘了一个室内场景,在中世纪阿拉伯风格的网格、花卉植物图案中,依稀可以辨认出一左一右的两扇窗户的形状。从这组作品中不难看出艺术家对于绘画上关于平面和空间探索在花瓶的画面与形状中得到了深化。
值得一提的是,是次与贝蒂·伍德曼的《宇·宙》同期呈现的还有中国艺术家赵洋中国大陆首次美术馆个展《阿赖耶》。据悉,此次双个展在两位不同性别、背景、地域和传统的艺术家之间展开,试图以“身体”、“姿势”及其所属空间为主题开展对话,铺陈艺术家的创作脉络之余,呈现各自在传统素材里的当代艺术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