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母親的藝術癮/鄧 儀

時間:2018-03-22 03:15:43來源:大公網

  圖:大都會博物館是紐約必遊景點之一  作者供圖

  母親常說,一年之計在於春。她一年的工作或旅遊計劃都在三月內寫好,甚至每天的to do list(待完成事情)也會一條一條列在小記事本上,每完成一件事就打上鈎。無論去哪,她習慣隨身帶着紙和筆。我戲謔她的行為老套:「手機就有記事本功能,想到什麼就記下來。」她總反駁,手機比不上爛筆頭。我想,這些習慣源自她的職業素養吧。母親去年底終於從口譯的教學工作退休,為二十多年的忙碌劃上句點,她非常享受這份職業帶來的挑戰和刺激。一開始,我還有點擔心她會不捨和空虛,計劃帶她去旅游散心。

  正式告別講台的翌日,母親發來微信:「我已經訂好了機票元旦跟你爸去紐約玩,我們也要去打卡那些博物館。」頓時,我就知道自己的擔憂是多餘的,便把那些平時搜羅的遊玩攻略發給她,簡單描述了一些必去的博物館和必看的藏品。出發當日,她和父親在香港轉機,候機間隙,還向我展示了她做的旅游手帳本。條理清晰、圖文並茂的攻略記錄着酒店、交通、餐飲和景點資訊,母親臉上寫滿了對旅途的期待和興奮。

  近二十天的旅途,我還是忍不住牽掛,心念他們會不會迷路或吃的不習慣,畢竟紐約地鐵是那麼的複雜,便時不時微信越洋「追蹤」他們。由於時差的關係,看到母親回覆的信息多數都已是隔日了,我每次心急如焚,也深切體驗到「父母在外,子女記掛」的心情。父母的信息除了報平安報行蹤,有許多他們所見所聞的片言隻語,當然還有打卡大都會博物館、MoMA、古根漢博物館,與網紅展品的美照。母親感嘆,相比香港的博物館二十港元票價,紐約這些博物館的門票基本需二十至三十美元,可說是「天價」,但它們每周或每月都有「免費日」或是「捐贈日」,觀眾可在特定的一天,免費入場或自由選擇繳費的金額,這也許是紐約客如此熱愛藝術的原因之一吧。父親還拍了許多母親在博物館內寫生的照片,這也是美國博物館的一道獨特又有趣的風景線。我亦曾遇到過各個年齡層的觀眾帶着紙筆和畫板在美術館寫生、臨摹,有成群結隊的中小學生,有大學的藝術生,還有年邁的業餘愛好者……父親笑說,沒想到母親也入鄉隨俗,她都會與一旁寫生的當地觀眾聊上幾句,交換心得,打成一片。

  父母的文藝之旅並無止步於此,深受電影《阿甘正傳》影響的他們還自駕到華盛頓,重走阿甘之路,在華盛頓紀念碑前留影,引用經典台詞:「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嘗到何種滋味。」我想,人生也如一次旅行,你永遠不知道你會遇到何種風景。

  正值春光無限的三月,藝術盛事最多的香港三月,母親早已計劃好來港參觀巴塞爾藝術展和Art Central。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