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畫中可樂罐/李 夢

時間:2018-03-22 03:15:42來源:大公網

  圖:馬丁畫作《無題(可樂罐)》作者供圖

  對於像我這樣極愛飲可樂的人來說,可樂罐的顏色和形狀雖不至於影響飲品本身的口感,卻足以影響我們是否將它從貨架上取下並放入購物車中的熱情。有些樂意從流行文化中取材的畫家,也時常將可樂罐這個意象放入作品中,比如英國人馬丁(Michael Craig-Martin)和美國人安迪華荷(Andy Warhol)。

  兩人在藝術圈中的名氣都不小,後者是普普(pop art)藝術的「教父」,前者因為在倫敦金匠學院教書的時候培養出一眾如今名聲顯赫的藝術家比如Tracey Emin和Damien Hirst等,被稱為「英國現代藝術教父」。兩位「教父」的創作倒也有不少共通點,比如都喜歡用極其誇張鮮艷的色彩,而且,常常從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物件中尋找靈感,比如牙刷,水杯,以及可樂罐。

  馬丁以可樂罐為主角的畫作只有兩種顏色:畫幅正中的一隻巨大罐子為紅色,背景是淡紫色。雖說馬丁並沒有在罐子上標明品牌,但觀眾都能猜出他畫的是一隻再典型不過的可口可樂罐─美國流行及消費文化的代表符號之一。馬丁的很多畫作喜歡使用熱烈的、象徵慾望的紅色,以及華麗甚至有些浮誇的淺紫色,這幅作品也不例外。紅色可樂罐放置在全然紫色的背景中,能產生出一種宛如浮雕的的觀感。

  類似的作品,馬丁畫過不少,構圖亦相仿。他通常將日常生活中並不起眼的物件,比如可樂罐、水杯、筆刨以及耳機等,放大後擺在畫幅正中央。當這些時常被你我忽視的物品,以誇張的形態和色彩呈現在畫布上,並被放置在安寧的、以白色為主色的畫廊空間中,其視覺衝擊力不可謂不大,也正正符合畫家「向日常生活致敬」的初衷。而觀看這些畫作的你我,亦能真切感受到「藝術來源於生活」的意涵所在。

  普普藝術開創者之一、美國畫家安迪華荷也是一位細膩且敏銳的觀察者,他同樣不吝以極大的篇幅和場景在畫廊或藝術空間中還原日常生活的景致。比如,他的那幅在二○一五年佳士得拍賣現場以近五千七百三十萬美元高價成交的畫作中並無他物,只是一隻可口可樂瓶子和一個碩大的可口可樂商標。

  你或許會問,這難道不是赤裸裸地為可口可樂賣廣告?若你這樣想,那麼這位二十世紀上半葉極有影響力的視覺藝術家真可謂是名副其實的「廣告專家」了。經他的畫筆,不論可口可樂,還是在任何美國超市中都不難找到的速食金寶湯罐頭,都已然成為當代藝術史中的經典符號,成為被許多研究藝術的學生不厭其煩分析評說的經典案例。誠如杜尚的小便池和Tracey Emin那張亂糟糟的床一樣,不管你喜歡抑或厭倦,它們總歸都是模糊虛構與現實、藝術創作與真實情景邊界的創新之舉。

  「你喝的可口可樂和別人喝的一樣,沒有錢能使你買到比街頭流浪漢喝的更好的可口可樂。」在安迪華荷眼中,可口可樂這一消費文化的象徵,消弭了個體之間、職業和階級之間的邊界,竟也成為所謂平權平等的徵象。

  當被問及自己的可口可樂罐與安迪華荷的有何不同,馬丁說:「普普藝術家關注圖像,而我關注物品。」換言之,普普藝術家樂意在作品中呈現當代社會消費文化景觀,而馬丁更關心這隻樣貌平凡罐子的形狀及特徵。我們既可以說安迪華荷畫可樂罐、超市濃湯罐頭和明星頭像是為了讚美經濟蓬勃、物質豐盈時的華美景象,也可以說他的作品帶有些反諷的、暗示的批評取向。而在馬丁的作品中,我們找不到這種極端的情緒。他的作品大多畫在正方形畫布上,周正的、具象的,並不刻意激起觀者追問或指摘的情緒,更希望引人思考物件本身的意義。

  在一九七三年的成名裝置作品《一棵橡樹》中,馬丁將一隻杯放在牆架上的水命名為「一顆橡樹」,並用一段自問自答的宣言表明自己的立場:這已經不再是一杯水了,而是一棵橡樹。這樣明顯無法自圓其說的問答,倒也提醒觀者留意日常生活中那些「習以為常」的慣例:流動的透明液體為何被稱為「水」,垂直在林中生長的又為何被稱作「橡樹」?這一番追問,是否讓你想起莎士比亞關於玫瑰的那一段經典論說:

  「姓名本身是沒有意義的,玫瑰不叫『玫瑰』,無損其芳香。」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