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心靈健康要訣

時間:2018-03-19 03:15:27來源:大公網

  圖:劉錦玲

  相信很多人都試過有不同程度的情緒波動,當中可能會因情緒問題說了一些傷害人的話,或做了一些令人失望的事;若情況沒有改善,誤會、衝突或種種問題會相應產生。要改善情緒上的問題,專家建議大家恆常的進行心靈上的「自我護理」;適合的護理或活動可以幫助減輕壓力和焦慮,亦有助改善個人的人際關係。

  通常聽到「自我護理」(Self Care)這個概念,我們的焦點都會放在身體上的護理。其實,「自我護理」這個概念並不局限於照顧身體上的需要,我們的心靈亦很需要自己悉心的呵護照料。「自我護理」是指用個人喜歡的方法去放鬆自己,不致讓生活的壓力拖垮自己。對於減低一般的壓力,專家建議我們可以用健康均衡的飲食、足夠的睡眠以及做適當的運動,來強化身心的健康。而看書、聽音樂、跳舞、唱K、繪畫、旅遊、散步、看電視及電影,或與朋友家人傾談等,也是很好的減壓方法。另外,有些人因為身兼多職而未能好好休息及放鬆自己,專家建議他們最好減少職務或應酬以爭取休息時間和喘息的空間。

  能夠善用及有效管理時間,可以減少生活上不必要的焦慮和壓力。至於怎樣去發掘適合自己的「自我護理」活動或計劃,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平時做什麼活動會令自己平靜或愉快的,但切記要量力而為,無論在金錢或體力上都不要勉強自己,否則反而會增加不必要的負荷和壓力。若可以的話,要計劃好若面對壓力爆煲時,做什麼可以讓自己快些平靜下來,可以用小冊子記下有效的方法,如:深呼吸幾分鐘,短暫離開當前的人或環境,喝點水或洗一下臉等。不過,「自我護理」不能取代專業的輔導及治療,它可以幫助預防和減輕問題的嚴重性,若是面對較嚴重的焦慮或生活壓力的朋友,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輔導或治療才是上上之策。

  其實,很多問題的出現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長期活在沉重的生活壓力下,是會很容易引發不同程度的情緒健康問題。通過學習心理上的自我護理,可以減低負面情緒對我們生活上的影響。

  若能及早預防問題的發生,當然是最好;若問題發生了,希望大家能勇敢面對,危機可以看成是個人成長的機會。在此希望各位讀者朋友找到適合你的方式,去釋放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保持身心健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