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重遊之美/姚文冬

時間:2018-03-18 03:15:35來源:大公網

  常在旅途中聽到一句話:「一生一次,一次一生。」導遊慫慂旅客時最愛說這句話。的確,有很多地方,一生只能涉足一次,隨之成為一生的懷念。母親年輕時去過一次北京,逛了天安門廣場、故宮、頤和園,照了不少相。這在村裏,算是很見過世面的。此後許多年她都把北京掛在嘴邊。我們鄉間有一句土話:「冬天有棉衣,過年有肉吃,北京也去過,這輩子,值了!」難怪母親那麼滿足。

  她不會想到,某一年春天,我又帶她去了北京。她的興致比第一次更來勁,不停嘴地給她年少的小孫子講她初到北京的趣事。我想帶她到沒去過的景點,她不同意,執拗地還想去看故宮、頤和園。於是,她對北京的重遊,成了第一次的翻版。但她那麼開心!

  我第一次去雲南,把昆明、大理、麗江、騰沖、瀘沽湖都玩遍了,也曾想,這邊陲遠地,說是一生一次真不為過。在麗江一個小店購物,看到店主的小孩可愛,就給他照了幾張相,順口說下次再來,就把相片帶過來。這不過是個禮節性的「許諾」,人家也不會當真,儘管那個母親也禮節性地表示期待。大概我們心裏都明白,不會有這樣的事發生。怎麼會有下次呢?遙遠的地方,匆匆的過客。觀念裏,能去一個地方旅遊就不錯了,若有機會,誰不想去新的地方?畢竟旅行之於普通人,是一件奢侈的事。

  但我錯了。兩年後我又去了雲南,又在燈紅酒綠的麗江古城徜徉。忽然就想起兩年前的「許諾」,後悔沒把上次的照片洗出來、帶過來,如是,該是一件多麼傳奇的事?憑印象,我可以找到那個小店,那個小孩子,應該長得更高了些吧。但我沒去找,找到了怎麼說呢?人家肯定不記得我這個昔日的遊客了。不過我內心還是有愧悔,暗自責怪自己,怎麼就認定此生再不會來麗江了呢?

  更沒想到,又過了四年,我第三次去雲南。望着眼前的石林,彷彿那就是老家的一片小樹林,我不過是回了一趟老家。一個久不回故鄉的人,回一次,便感慨一次,儘管對一景一物很熟悉。我每回一次老家,一見村頭的那座小石橋,心居然會怦怦跳。而且,重遊還有一種做夢的感覺。去過一個難忘的地方,以後就會經常在夢裏懷想,夢裏很真切,人也很欣喜,醒來卻是一場空,不禁悵然。此時,當我重新站在那些千奇百怪的石頭面前,就以為自己是在做夢,不相信這是真的。

  如此說,重遊的快感比初遊不是減淡,恰恰更強烈了。但凡去過一個地方,內心必長出情結,時間久了,竟會懷疑那是曾經的一場幻覺,我真的去過嗎?唯有重遊,才能解得開。是啊,重遊如同回老家般親切,重遊創造了如夢如幻的詩境。這樣的感覺很奇妙。

  人到中年,歲月湍急如流,時間加快了腳步,幾年,十幾年,一晃而過,許多事彷彿就在昨天,實際隔了很多的光陰。就說三次雲南之行吧,最早的一次已經超過了十年。還會有第四次嗎?肯定會的。當雲南在記憶裏變得模糊,卻會在夢裏越發頻繁、清晰,她遲早還會被我攬入「夢」裏。我想回到玉龍雪山,看我還能不能登上海拔四千六百八十米處;回到西雙版納,重新走一走景洪小城的那條小街;或者去麗江,看開店的那對母子,母親是否青春依舊,小孩子是否長得玉樹臨風?

  重遊真像是回到了一段舊歲月。如同聽一首年輕時的老歌,一剎那百感交集。我忽然明白了母親第二次去北京的「怪異」,她嚮往的其實不是北京,而是她的青葱年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