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春遊杭州/靜 文

時間:2018-03-13 03:15:48來源:大公網

  過年不在家似乎成為了這幾年都市人生活的一種潮流。我們家也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慢慢地養成了春節就該一家人外出遊玩的「習慣」。今年爺爺奶奶也加入我們的自駕遊隊伍,為免路途遙遠而奔波,杭州成了我們的不二之選。因無法忍受除夕夜萬家團圓時清寂之苦,住宿方面賓館酒店之類自然不在考慮之列。精挑細選之後,帶廚房的兩居室民宿恰是剛剛好,雖在異鄉,一家人也可包餃子、看春晚、熬年兒,其樂融融。

  無論新潮流如何變幻,對於父母那輩人來說,正月初一燒香祈福總是少不了的儀式。此時在杭州,去靈隱寺添一把香火自然是極好的。儘管從除夕晚上開始整個杭城便持續陰雨綿綿,但初一一大早全國各地的香客仍扶老攜幼、熱情不減地把去靈隱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彼時靈隱,蒸騰的雨霧、燃燒的香火,帶着人們美好的祝願,不斷交織繚繞,發酵聚集,讓佛祖也喧鬧了一整天。

  回想早年少不更事,對陪父母參加這樣宗教儀式感很強的活動,我總帶着一種無所事事、百無聊賴的不情願,覺得是一種無望的封建迷信。長大以後,看他們為家庭、為子女的操勞和辛酸,才慢慢感受到這儀式中間包含的親情羈絆和祈願。也許對他們來說,在佛前的一跪一拜一祈願,也是對家庭和子女更盡了一份心力吧。

  初二的杭州難得放晴一天,一家人遊走蘇堤,乘船至湖中心觀三潭印月。艷陽高照,自是碧波盪漾,遊人如織。我媽暈車暈船,聽要坐手搖船遊西湖,自是懼怕不已,在一家人的百般勸說之下吃了暈船藥才勉強同意上船。不料想西湖船工技藝了得,口才更是了得。平穩行船之餘,把雷峰塔倒掉的悽慘身世,中秋夜三潭倒映三十三個月亮的浪漫傳說,講解得玄乎其玄,妙乎奇妙,神乎其神。

  除了西湖,每次來杭,九溪都是我必遊的。《桃花源記》中說:「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總覺九溪與杭城就如兩個平行世界,如桃花源一樣是遺世而獨立的。雖沒有落英繽紛的美,但也有參天的碧綠,夾路的茶田,潺潺的十八澗。而龍井村就是那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隱秘存在。

  之前一個人走九溪,總習慣沿乾龍路上,楊梅嶺出。這次沿龍井村路走自是大不同。春意闌珊,山嵐煙雨,一點兒也不惱人,山間我手機迴圈播放着王菲的《心經》,低吟淺誦,空靈歡喜。一路有溪流不斷穿路而過,行路濕滑,我爸忽然牽起了我媽的手,爺爺與奶奶自然也是相互扶着,呵,中老年人的愛情也在這山靈俊秀中不經意地迸發。

  「飛雪瀰漫江南岸,靈峰時現在眼前,一樹梅花紅似火,嬌羞點染層巒間」。到杭州時已經錯過了年前的那場杭城冬雪,靈峰訪梅自然就不能再錯過。其實,這個季節不只靈峰、孤山、超山這些訪梅聖地,即使走在杭城山間尋常小路,冬日蕭瑟中不經意就會有陣陣梅香襲來。中國人常道梅花「清雅俊逸」、「冰肌玉骨」、「凌寒留香」,那日靈峰大片綻放的梅林,在春雨淅瀝中,枝條掛着晶瑩的水珠,堅韌中帶着嬌氣,卻也楚楚動人,惹人生憐。

  那天,在韓美林藝術館,我們一家人參加了剪紙迎春活動,每人剪下了一個立體的「春」字。爸媽和爺爺奶奶把他們的「春」掛在了老家,我把我的「春」掛在了北京的出租屋裏。

  於是,今日看到這「春」想到千餘公里之外的另外兩個「春」,就自然地打開電腦,要記錄下這春節裏的美好記憶,也記錄下春天來臨之際異地共迎春的思家之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