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一直是是非之地,事實上由以色列掌控。特朗普近日把大使館遷往東耶路撒冷的決定,變相宣布了她是以色列首都。該區是伊斯蘭教的傳統集居地,引起激烈爭議事屬必然。
從耶路撒冷古城大馬士革門出來,過馬路就是東耶路撒冷區。那邊有個基督教花園塚,裏面的洞穴據說是耶穌死亡、復活的地方。我們到時已關閉,便改往東耶路撒冷區。
下午五點多,太陽已落山,在晚霞餘輝中沿馬路走去,越走越靜,路邊有些看似凋敝的小店大門緊閉,人影車影也都零星落索。倒是有一伊斯蘭教塔亮着綠光,響起了阿訇領禱的聲音。伊斯蘭教一天祈禱五次,時間一到,各區領禱聲在全城此起彼伏。就我所見,跟禱的只有幾人,其他阿拉伯人該幹啥還幹啥。
走了幾百米,十字路口已路燈暗淡,看不到路名也找不到路標。我們想找的是線條建築博物館,見前面有四五個男子穿着保安制服,便上前打聽。他們看似是阿拉伯人,英語很不好,但很友善地用中文打招呼「你好」,指了路。
一路十幾二十分鐘,路燈僅能照亮地面,路邊房舍大致在黑暗中。路旁有個亞美尼亞的陶器展覽兼商店,已緊閉,只亮着櫉窗的光。往前走見到了英國文化協會、一大一小兩個天主教堂,後來出現了一個燈火輝煌的大酒店。一路上除了那幾個保安,只見到一個出來倒垃圾的老人,兩三個男子和一對老夫婦,還有教堂裏幾名神職人員。在人影稀少的黑暗中便激發了危險的想像,所幸沒人留意我們。
酒店附近人稍多。拐出去見到了電車路軌,路軌以西是猶太人集居地。那天是猶太教安息日,人們多戴着傳統的黑色大帽,三五成群地在電車一側趕路。我們猜他們是趕往「哭牆」去祈禱。
後來發現,保安們指的路讓我們拐了個大彎,但深信他們不是整蠱,只是指了一條阿拉伯人常走的平安路。
他日這裏還能平安嗎?期望着並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