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稅制改革深入推進個稅和房產稅成重頭戲

時間:2018-03-12 03:15:47來源:大公網

  圖:分析認為,房地產稅立法短期內仍然困難重重,目前還處於草案的研究起草階段,還需要經過多次論證、調研、內部徵求意見,以及對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 /資料圖片

  2018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節點和關鍵之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改革開放40周年為重要契機,推進基礎性關鍵領域改革。財稅體制改革的步伐有望加快,稅制改革的範圍和力度進一步加大,組成系統性稅收體制改革。主要內容包括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增值稅三檔併兩檔,下調汽車、部分日用消費品等進口關稅,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等。最讓老百姓關注的是個人所得稅改革和房地產稅改革,這兩個稅種對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已經納入到今年的重要工作,是2018年稅改的重頭戲。/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劉學智

  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在1980年建立,當時個稅起徵點確定為800元(人民幣,下同)。之後歷經了三次調整,2006年提高到1600元,2008年提高到2000元,2011年提高到3500元,之後七年以來未做調整。中國的個人所得稅對總稅收的貢獻較小,佔比在6%至8%。因而個稅改革對財政收支的影響不大,但對普通百姓的影響卻非常明顯。隨着物價上漲和工資水平上升,在現行的個稅體制下,最容易徵收的是工資薪金,稅負承擔最重的是中等收入者和一、二線城市的工薪階層。個人所得稅法的滯後性日漸凸顯,不僅加重了普通居民生活負擔,還影響到消費支出,障礙了經濟增長模式從投資拉動型向消費拉動型的轉變。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從提高起徵點和增加抵扣項目兩方面開展,這成為今年稅制改革的最大看點。目前3500元的個人所得稅起徵點太低,上調個稅起徵點成為必然。個稅起徵點要上調到什麼水平,目前還沒有定論,這需要經過詳細測算論證而定。由於中國地區之間經濟發展程度差異逐漸擴大,居民生活成本和壓力差別也很大,可以考慮不同區域個稅徵收結構和稅率根據當地經濟生活實際狀況差別制定。總之,個稅改革的目的要實現「提低、擴中、限高」的作用,促進中等收入群體的擴大。

  結構較美過於單一

  除了提升個稅起徵點以外,報告中還首次提到增加子女教育、大病醫療等專項費用作為個人所得稅的扣除項目,這是中國個人所得稅制度的新內容,標誌着個稅改革進入新階段。對納稅人的各種費用形成抵扣項目在稅前扣除,能夠更好地降低個人稅費負擔,這也為探索建立綜合所得稅制度跨出重要的一步。未來中國應對納稅人各種收入的應納稅所得進行綜合徵收,逐漸擴大減除費用範圍和標準,將家庭教育支出、醫療費用、房貸利息、房租等設置成獨立的扣除項目,在繳納個人所得稅前扣除。

  與美國稅制相比,中國的個稅結構過於單一。美國開徵的個人稅很豐富,主要有個人所得稅、財產稅、遺產稅、財產贈與稅等,有很強的「均貧富」作用。而中國的個稅主要是個人所得稅,單一的個稅導致針對工薪階層的工薪所得進行嚴格徵稅,而針對富人的投資所得稅、房產稅、遺產稅、財產贈與稅等缺失,制度漏損比較大。非個人所得稅的個稅專案正在研究制定,其中房地產稅立法進度有望加快。

  政府工作報告中要求穩妥推進房地產稅立法,這將是未來幾年的重要工作。房地產稅的實施將適當降低建設、交易環節稅費負擔,增加持有環節的成本,能夠起到抑制過度投機的作用。不過房地產稅立法還需要解決很多難題。首先,中國土地的公有性屬性使得地上建築物無法完全實現私有化,如何確定房地產稅立法的法律基礎需要深入研究。《物權法》為房地產稅法的研究制定提供了一定條件,香港的房產稅體系也能提供有效經驗。其次,全國住房信息統一公開透明是開徵房地產稅的客觀基礎,全面實施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開展房地產稅的前提。目前這一條件還不具備,相關工作仍需時間落實。再次,中國的房屋產權五花八門,有商品房、房改房、經適房、限價房、遺留私房、共有產權房以及大量難以確權的小產權房。不同房屋產權應該如何徵稅、如何設定免稅條件、稅率如何設定等需要詳細調研聽證論證,研究制定出合理的收稅方案。

  此外,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地區差異巨大,不同地區稅收標準如何差異制定,按照房屋面積徵稅還是價格徵稅,不同容積率的房子是否應該相同標準徵稅,等等詳細內容都需要仔細研究確定。

  加碼降企業稅費負擔

  房地產稅立法短期內仍然困難重重,目前還處於草案的研究起草階段,還需要經過多次論證、調研、內部徵求意見,以及對社會公開徵求意見等程序。這意味着房地產稅在近一兩年內正式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但房地產稅立法相關工作將加緊進行,將按照「立法先行、充分授權、分步推進」的原則穩步推進。立法先行,就是在房地產稅開始徵收之前必須先立法,這是2015起草實施的《稅收徵管法》的具體要求,在2020年所有需要徵稅的項目都得有法律支持。充分授權,應該是讓地方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因城施策,有利於房地產稅平穩落地。分步推進,意味着未來房地產稅正式立法之後不會立刻全面推廣,可能會分批次試點實施,先選部分典型地區試點,再逐漸推開。考慮到中國城鄉二元結構突出,預計會先城市後農村、先市民後農民。

  此外,進一步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也是今年稅改的重要內容。在全面實施營改增的基礎上進一步兼併增值稅,按照三檔併兩檔的方向調整稅率,重點降低製造業、交通運輸等行業稅率。針對小微企業定向減稅,提高小規模納稅人年銷售額標準,大幅擴展享受減半徵收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微企業範圍。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範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降低過路過橋物流費用等。通過改革,預計2018年全年將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