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似粥溫柔/陸小鹿

時間:2018-03-12 03:15:46來源:大公網

  圖:由山藥、百合、豆漿熬煮的白米甜粥有「美齡粥」之稱/資料圖片

  「清早陽光,照明高牆一角。喜鵲咯咯叫,天井花壇葱蘢。丫鬟悄聲報用膳,紫檀圓桌四碟端陳。姑蘇醬鴨、平湖糟蛋、撕蒸筍、豆乾末子拌馬蘭頭。瑩白的暖暖香粳米粥,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

  晨起,讀木心的詩《少年朝食》,感喟詩中意境好美,畫面感噴薄而出。一碗白粥,四碟佐餐小菜,陽光、喜鵲、花朵,這一頓早餐,當真有滋有味得很。難怪客居異國他鄉時,木心會借這少年朝食來聊慰鄉愁。一碗粥裏,蘊含的是往日好時光。

  喝粥如同喝茶,是要講究氛圍的。氛圍對了,一碗清粥就能喝出山珍海味來。這些年,外出旅遊,我常擇民宿而居,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我對民宿的早餐有期盼。一般民宿早餐花樣不多,但好在都是店家精心搭配,色香味俱全,不但有家的味道,而且氛圍特別好。

  有年初夏去南京,我住在一間老宅子裏。清晨,走進餐廳,餐桌花瓶裏插滿了梔子花,滿室花香。客舍阿姨為我端來一盤早餐,顏色配搭得太養眼了:黃玉米、綠菜心、蒸好的橙色胡蘿蔔,還有蘑菇包、煎雞蛋、麵包片、各色水果,外加一碗小米粥。我選了一個靠近窗戶的位置,窗外,常春藤、吊蘭、牽牛花……隨風飄盪。彼時,餐廳裏正在播放巫娜的古琴曲,一室的花香,一室的音樂,我喝着熱熱的稀粥,覺得比米芝蓮餐廳更有味。

  有年秋天去烏鎮,住在南柵一間民宿裏。六點半醒來,推開二樓的鏤空木窗,聞到久違的鄉村清晨的味道。下樓去院子裏逛一圈,院子裏種着海棠、火棘、桂花、紅葉石楠……穿過爬滿青苔的老牆,明黃色的絲瓜花爭先恐後躍入眼眸,一朵一朵。籬笆圍欄裏,十幾隻鴨子還有母雞,混居在一起,鴨子咕咕咕地叫。南柵當地人燒飯煮菜還用着土灶台,裊裊炊煙,一縷一縷。那天我的早餐是一碗白粥、一隻雞蛋、一碟醬菜,一塊鬆糕,一隻糉子。簡素是簡素了些,可那頓早餐我卻吃得津津有味。還需要其他什麼呢?有這鄉野新鮮的空氣,有這咕咕的鴨叫聲,有這朵朵綻放的花,況且,這一碗鄉村農家清粥,熬得恰到火候,軟糯軟糯的,喝下一碗,彷彿像喝下了一片田園。

  記憶裏喝得最酣暢淋漓的一碗粥是在北京的金潮源。那些年,老公外派到北京工作,有一回我去探望他,不巧身染微恙,胃口不好,老公就帶我去喝粥。那是一碗潮州沙鍋粥,端上桌時熱騰騰的。他知我喜歡吃香菜,就在滾燙的粥上撒了一把綠蔥,又加了兩把香菜,翠綠翠綠的,頓時解了我的胃口。生病時,沒有什麼比粥更平易近人、妥貼潤胃了。也想起兒時,每次生病,媽媽就給我熬一鍋稀粥,拌入白糖,變成一碗甜粥,再配上過粥小菜:肉鬆、鹹鴨蛋、海蜇頭。胃口再不好,我往往也能將一碗粥喝個精光,那是童年忘不了的人間至味。可見,粥的兼容性是極強的,它海納百川,可以加入各種食材,可鹹亦可甜,它始終是暖心暖肺的。據說,當年宋美齡茶飯不思時就喜食一碗用山藥、百合、豆漿一起熬出來的白米甜粥。

  一碗粥,看似簡單,但煮粥也是一門學問,它需要耐心,要把握好水量和火候,煮得不稀不是粥,煮得不稠也不是粥。作為一個雙白領家庭,工作日很難有時間去熬粥,只好以街邊包子煎餅或便利店的麵包三文治為早餐,吃來吃去就膩味了。這個時候,就分外盼望雙休日的早早到臨。等到周六周日,終於有時間去煮粥了,熬一鍋白白的清粥,準備幾道佐粥的小菜,與心愛的人一起不急不緩地喝粥,幸福漫溢。嘗盡人間美味,百吃不厭的還是一碗粥啊。就像美女如雲,最打動人心的還屬那個懂情調、會包容、有耐心的優雅女子,似粥溫柔,醰醰而有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