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和平飯店》以上世紀三十年代為時間背景,講述發生在酒店內的諜戰故事/網絡圖片
提起《和平飯店》,香港觀眾一定會想到一九九五年周潤發主演的電影。而上月於浙江衛視播畢的同名劇《和平飯店》,雖為諜戰,卻亦有電影中的江湖道義和密閉空間的人性拷問。所不同的是,《和》劇格局上升至國家大義層面,以懸疑、幽默兼備的基調,講述一九三五年東北淪陷時期,一眾愛國志士在一家名為「和平飯店」的酒店裏,周旋於不同國家、擁有雙重身份、懷揣各種秘密的住客與日本憲兵隊之間,為粉碎侵略者陰謀上演一系列生死博弈……/劉 毅
看過《麻雀》、《胭脂》的觀眾,都會知道諜戰劇劇組對上海的偏愛,《和》劇卻從上海轉戰東北,故事發生地為虛構城市,整體建築風格恍若東三省的「上海灘」,西裝革履的住客,觥籌交錯,一片歌舞昇平,然而不論是蘇聯人、德國人、抑或是猶太人,日本人,各自都有秘密使命,並用假身份、假性情加以隱瞞,令所有可信的、不可信的,全部散落在敘事當中。
劇本整體遵循戲劇的「三一律」,時間、地點、情節均十分集中──十天時間、被迫到一個密閉空間的眾人,同一個主題事件,如此設定將原本就處於極端環境的諜戰工作者,置於一個更為危險的境地。從而令戲劇衝突更加集中,並在不同戲劇事件之間形成衍生關係,從土匪王大頂(雷佳音飾)決定帶領弟兄走向抗日戰線開始,因緣巧合結識共產黨員陳佳影(陳數飾)而入住和平飯店,其間懷揣揭露日本731部隊陰謀膠卷的刊物編輯也逃入同一間飯店,遂令日本人和憲兵隊隊長竇仕驍(李光潔飾)下令封鎖整座酒店,其後再由日本人的人體細菌實驗,引出政治獻金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本格派推理語境
緊湊的情節設定、緊湊的劇集節奏,加之本格派推理之懸疑語境,營造出撲朔迷離的密閉空間,引發觀眾煲劇熱忱。看上去好似萬無一失,卻在下一秒萬劫不復;表面上大奸大惡,卻不到結局都無法預知其真實身份。而比之希治閣(Alfred Hitchcock)影片《觸目驚心》(Psycho)、日本經典連載漫畫《名偵探柯南》、內地古裝探案劇《熱血長安》,都頻密利用密室製造難以解釋的懸疑氛圍,《和》劇則首次將密室與諜戰進行組合,從觀眾的受落程度,可見此類題材正契合人們的獵奇心理,且更加有利於編劇鋪陳複雜人性和劇情衝突。
既然是密室,眾人肯定希望逃生,但劇中人除卻安危懸於一線,亦擔心手中情報外泄,故而令《和》劇觀感如同走鋼絲,每一位住客均處於「稍有不慎滿盤皆輸」的境地。而為令劇情節奏不至於過分緊繃,《和》劇中的王大頂與精通痕跡分析的陳佳影形成強烈反差,一出場就有「東北二人轉」色彩,其扮演者雷佳音一改《我的前半生》唯唯諾諾,不善言談的「前夫」形象,而成為擅長抽科打諢、打圓場,莎士比亞不離口的文藝範土匪。為掩藏陳佳影身份,還與對方假扮情人,時深情、時嬉皮笑臉,恰到好處紓緩酒店內的緊張氣氛,比如陳佳影讓他一切行動聽指揮,王大頂則回道:「我就是你的提線木偶,你牽繩,我跳舞。」也難怪有煲劇人感嘆:「明明緊張刺激,可還是被雷佳音飾演的王大頂逗得笑不停。」
相比較王大頂,陳佳影打破近幾年諜戰劇對於女性特工臉譜化設定,十分機智,是痕跡分析刑偵專家。既會利用女性優勢,又能理智判斷局面;既要潛伏在日本特務機關不被暴露,又能把握敵人心理,釋放誘導信息,尋找離開和平飯店,粉碎日本人、德國人陰謀的機會。反觀其對手,也並非擺設,從擅長邏輯推理的竇仕驍,到懂得攻心的日本人野間,再到愛慕虛名、一心想要走紅,實則是汪偽特工的陸黛玲(王玥兮飾),都讓陳佳影一次又一次陷入危機。
默然無聲釀悲情
另外,不論是近兩年諜戰劇《解密》,抑或是李易峰主演諜戰劇《麻雀》,都有「假扮夫妻,掩飾潛伏任務」的諜戰設定,但《和》劇中的陳佳影和唐凌(張岩飾)卻是真正的夫妻。和平飯店被封鎖後,唐凌在酒店外一直想辦法策應陳佳影,最終更為救她獻出生命。很多人都說,陳佳影看到丈夫死在自己身邊,表面依然無比冷靜,只是流出鼻血、昏倒,有些不符事實。然而筆者認為,陳佳影的隱忍不發,正體現二人感情的真摯,他們雖無海誓山盟,卻無需解釋太多,陳佳影也不一定要以大起大落的情感起伏才能展現內心悲痛。陳佳影昏倒之際,二人相處畫面在腦海中一一閃回,更在清醒後對王大頂說:「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思想,卻無法控制心碎。」以上體現出《和》劇對溫暖人性的注重,誰人說,大喜大悲,一定是情緒崩潰,而不能默然無聲?與唐凌相比,該劇其他角色也被編劇賦予人性特質,比如黑瞎子嶺大當家、王大頂妹妹王大花手下的土匪兄弟,也懼怕死亡,卻還能因江湖道義幫助王大花救人;唇彩誇張的浪漫女作家姚苰,放浪形骸又愛憎分明,有觀眾評其一生為:「感性,悲壯」,得知陳佳影身份後,雖非共產黨人,卻為掩護她而利用自己的生命迷惑敵方。
一座和平飯店,一場人性鬥爭,一個民族道義,觀眾之所以愛看《和》劇,既是因其情節設定懸疑而充滿張力,更因為對那個戰爭年代,為抵禦他國入侵,或隱藏真實身份堅守信仰、或只是因為是民族一分子而走上抗日前線的愛國人士的行為認同。歲月流逝,他們的故事總該有人記錄。縱使《和》劇並非真實歷史,某些邏輯尚存在瑕疵,但瑕不掩瑜,主創人員依然用發生在密閉酒店內的諜戰風雲,讓人們感受到英雄身上應有的品行。 (下期「全民煲劇」將於三月二十五日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