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德致廣大 學盡精微/熊萬鵬

時間:2018-03-11 03:15:33來源:大公網

  這些年來,羅豪才主席的學術研究有一條清晰的脈絡,從「行政法與平衡理論」,到「公法與公共治理」,到「軟法與協商民主」,再到「人權與法治建設」,內涵不斷深入,外延不斷拓展。但貫穿於其中的一條主線,就是協商互動的精神。正如他經常談到的,法律是用來調節社會關係的,對抗不是目的,合作才有共識,要通過良法善治實現「更多協商,更大共識」。在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在公共權力與公民權利之間,要通過建立健全協商互動機制,協調關係、化解矛盾、增進共識。

  「更多協商,更大共識」

  這種協商互動的思想,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和合」的思想精髓,同時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有益的成果。正是在博采古今、融通中西的過程中,思想不斷昇華、學術不斷拓展。我曾經陪同羅主席出訪過很多國家,每到一地,他總是要到當地高校的法學院去座談,就公法、軟法與人權等問題充分交流意見。記得有一次,他到日本早稻田大學訪問,在談到軟法研究時,他甚至能說出該校一名普通教師的名字。原來,他訪問日本之前就了解到該校成立了一個軟法研究中心,並注意到該中心的研究成果。還有一次,他到莫斯科大學法學院訪問,就行政法的平衡理論達成高度共識。莫斯科大學還將他的論文翻譯成俄文,進行廣泛推廣。是的,他一直推動中西方學術的交流,他的《軟法亦法》一書已譯成英文出版,發行全世界。

  對羅主席而言,協商互動機制不僅停留在學術研究層面,而且在具體工作中,他也是身體力行。他常說,人與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甚至國家與國家之間,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的認識不要緊,關鍵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通過充分協商求同存異,爭取最大程度的共識。比如,二○○四年,羅主席花了很大的精力,加強同香港法律界的聯繫,努力就二○○七/○八年的普選問題達成最大共識。他先是到訪香港,與香港大律師公會、小律師公會等團體進行充分交流。由於他的學者身份和學術背景,加之又風度翩翩,平易近人,交流起來非常方便,效果很好。後來,他又邀請香港律師界組成一個非常廣泛的代表團訪問北京,進一步深入交流,體現了深厚的學術背景和高超的政治智慧。許多香港律師界的朋友說,羅主席待人寬厚誠懇,同他交流就像面對一位仁慈的長者,可以暢所欲言,交心談心,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有人把平衡理論當作一種「中庸之道」和簡單調和。羅主席對此一笑了之,並進一步深入指出,《中庸》探尋的是人的智慧本性,關鍵在掌握一個「度」,把握一個「臨界點」。《中庸》告誡我們,「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他進而提出,高尚的人,要做到「德致廣大,學盡精微」。

  羅主席十分注重加強公民道德建設。二○○五年他在第二屆公民道德論壇上指出,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既要繼承傳統美德,又要大力弘揚時代精神;既要反映社會主義的本質,又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既要堅持以人為本,又要重視宣傳教育工作;既要堅持「以德治國」的方針,又要堅持「依法治國」的方略。這些思想,直到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和歷史意義。他恪守「修齊治平」的理念,深諳儒家「忠恕之道」,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雍容大度,善心善行,時時處處閃耀着道德的光輝。他對身邊的工作人員要求很嚴格,希望大家努力做到「眼界要非常開闊,心胸要非常寬廣,處世要非常大氣,為人要非常謙和」。每次到外地考察,他都平等對待每一個服務人員,包括賓館的廚師,都要請他們出來當面致謝。他正是以他的人格魅力和大家風範,影響和帶動周圍的人!

  羅主席對學術研究的精益求精是出了名的。許多博士生在撰寫博士論文期間,既希望接到他的電話,又害怕接到他的電話。大家都說,他是一個尊重學術、敬仰學術的人。每篇論文都要有獨到的見解,都要仔細斟酌,反覆修改,有時候不到最後一刻不定稿。在我的博士論文正式出版後,我將樣書送給羅主席。滿以為他會說幾句表揚的話,可是他卻語重心長地說,學術研究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有時候往往成為一種易碎品;要成為學術經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回想起這句話,我深感內疚,十分慚愧,惟恐辜負了他的信任。

  在戊戌年除夕之夜寫下上面這些話,竟不知說了些什麼。唯有羅主席的那張照片立在眼前,彷彿他依然在我們身邊,永遠不曾離去……

(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