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童心萌蒙繪》以耳熟能詳的傳統文化故事為題材/資料圖片
當下,「文化自信」已經成為印在眾人心間的關鍵字彙,每個獨立的國人都對它有不同的理解、表達和實踐。如何向自己的孩子「講述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讓他們伴隨着「中國精神」的薰陶健康成長呢?《童心萌蒙繪》就是有着這樣神奇功效的一套書。
《童心萌蒙繪》是由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少兒品德教育繪本,全書共三冊,分為「國家層面」、「社會層面」、「公民個人層面」三個系列。全書裝幀精美不乏簡約,版式設計爽朗清利,各故事內容配有與之相關的漫畫插圖,筆畫之間頗得傳統文化風韻,可謂圖文互現、相得益彰。
書題「傳統文化裏的中國精神」,內容亦選取了大家耳熟能詳又具有代表性的十二個傳統文化故事:在「國家層面」,如選取「貞觀之治」、「鄒忌納諫」、「倉頡造字」、「文武相和」等例子,分別與現在提倡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對應;「社會層面」由「歸園田居」、「科舉取士」、「鐵面青天」、「六月飛雪」組成,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對應;「公民個人層面」,選取的「屈原投江」、「棉神黃婆」、「季子掛劍」、「六尺禮讓」故事,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相對應。宜古宜今,足見編者之匠心。
再看每個故事的體例安排。如「屈原投江」,先是選取原本「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一句,讓小朋友在閱讀故事同時亦能學習背誦到相關經典名句,從而能更加體悟到故事本身。在故事介紹中,《繪本》並非簡單的羅列介紹,而是以故事相關人物「對話」這種巧妙的方式演繹出來,這樣的方式當然是有助於小朋友閱讀消化呢。故事的最後設置「知識寶袋」一節,是對故事的超濃縮介紹和相關知識的拓展,對小孩子課外閱讀的輔導與延伸大有助益。文末的「開動小腦筋」一節,適時提出幾個與故事主題相關的問題,講述故事本身是為了塑造小朋友的品德素養,能培養他們獨立建構起屬於自己的文化擔當,而這些思考題,既追問了故事原本的意義,又讓閱讀過的小孩子有所思考、有所回答,從而有所體悟──這便是《繪本》的意義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童心萌蒙繪》為每個故事所配的插圖皆由自作,這些漫畫插圖,無論人物形象的塑造,還是顏色的搭配都極具傳統文化的風韻,也與故事內容高度契合。這種「圖文互現」的形式,也極易激起小朋友的閱讀興趣,從而輔助他們能夠快速、清晰的閱讀和知曉其中之意義。
作為一本面向少年兒童的德育繪本,《童心萌蒙繪》既可以讓適齡者走進傳統文化裏的「中國精神」,也可以開啟少年兒童對未來世界的精神想像。可以說,這是一本值得擺在少兒書桌上的「中國精神」繪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