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曾往英國和法國旅行,因為不想坐短途飛機由倫敦前往巴黎,決定選擇乘坐歐洲之星火車橫跨英吉利海峽。為方便的原因,在訂倫敦酒店的時候,就選定了可登上歐洲之星火車的聖潘克拉斯火車站旁的酒店,從酒店行往那車站,只有五六分鐘的步程。
在倫敦遊玩那幾天,沿尤斯敦路從酒店步行至火車站,都經過一座大型的建築物,有一天好奇跑進那大庭院去看看有些什麼,細看竟是物理學大師牛頓俯身趴在地上用圓規量度土地的巨型雕像。原來大庭院後面的建築物,即大英圖書館,British Library是也。
我和朋友、同事都去過多次英國及歐洲旅行,從未見有行程包括這個景點。於是特別找了半天進去逛逛,發現完全不收門票。
這個圖書館是目前英國的國家圖書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擁有超過一億五千萬件館藏。館藏包括世上幾乎所有語言的作品;它們不只有書籍,還有其他印刷品、報紙、雜誌和數碼內容,包括手稿。
唸中學時曾讀過英國文學,在大英圖書館的收藏館中,就有英國文學家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和劇本的手稿、還有《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珍奧斯汀的手稿、還有王爾德的生平故事和他的手稿,寫黛絲姑娘的湯馬士哈地的手稿。看這些手稿,我們可以見到第一稿之後,作者曾修正了什麼,從中可欣賞傳世作品的創作過程。
單以藏書量計,大英圖書館有一千四百萬本藏書,是除了美國國會圖書館外全球藏書量最大的圖書館。而我最喜歡是它的珍藏部分,保存有古老至公元前二千年的古籍手抄本,包括有古蘭經,文字頁面上鑲有由黃金和天然彩染物構成的圖案、從埃及出土的約翰福音手稿、刻在樹皮上的馬太福音、還有最早期的附插圖的來自中國和日本的書本。人和其他動物的最大分別,就是人有語言,走在這放滿書本的偌大建築物中,深深體會到我們真的和猴子有很大的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