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脫「毒」/耶 生

時間:2018-03-10 03:15:55來源:大公網

  新春賀歲片,我選擇了《棟篤特工》。有「票房毒藥」之稱的黃子華,終於在新年檔期「脫毒」,大收旺場,吐氣揚眉。

  「脫毒」,有點天時地利人和。黃子華的電影沒人看,我想,最大的原因是大家想看的,是黃子華,不是看黃子華飾演其他角色。電視劇是免費的,但如果有錢,當然看黃子華的棟篤笑;電影,不在shopping list。

  但這一次,有所不同。一看戲名《棟篤特工》,就十分黃子華。我們沒有預期黃子華在戲中飾演什麼角色,而是幾乎可以一口咬定是我們看棟篤笑時,看《男親女愛》時,看《棟篤神探》時的那個黃子華。再加上媒體的焦點放在黃子華能否「脫毒」,這次他的忠實粉絲把這個當成了任務,就像劇情裏的「毒男」,為了手機屏幕上的happy girl赴湯蹈火一樣。

  對,劇情跟「毒男」有關係的。戲情講述多位城中名人莫名其妙地相繼神經失常,黃子華飾演的陳先生被委以重任調查究竟,發現此案竟然跟「毒男」圈內的藥物有關。為此,陳先生化身「毒男」查案。噢,對了,「毒男」是什麼?是宅男之中的宅男,不善人際交往,卻迷戀動漫,以及網紅美少女。網紅又是什麼?現在有些手機程式,給一些不知名的素人做生活直播,有些人在唱歌,有些人在跳舞,甚至有些女孩就只是對着鏡頭做功課。「毒男」一天到晚望着手機程式裏的「女神」,喜歡的就「課金」,不同程式有不同叫法,總之就是付錢。

  對「毒男」、「網紅」不了解嗎?這的確會影響觀看時的興味。我在戲院,覺得好笑的地方沒人笑,不覺得特別好笑的地方,卻見全場哈哈大笑,從笑聲判斷,都是年輕人。這也許解釋了網上對電影評價兩極的原因。香港活了好幾代人,娛樂也翻了好幾代,就如廿年前我一個快將退休的中文老師對周星馳電影嗤之以鼻一樣,只是廿年又過去,當年周星馳尚可找到香港人的最大公約數,如今的黃子華,要讓戲院不同年齡的所有人都發出笑聲,就更不容易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